在迎接建党 100 周年之际,为了引导学生从党史中感悟革命精神,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2021年3月18日下午,在总校勤体馆,全体初二年级学生聆听了一场生动的党史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理论宣讲团成员程惠芬主讲。
程惠芬老师从《党章》中的党员责任与义务谈起,并以红色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入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年井冈山根据地军民艰苦的生活,体会共产党人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接着程老师又和同学们交流了什么是“四史”,以及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
她还聚焦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着重介绍当年与会的13位代表的不同人生轨迹。这13位代表中有的毕生致力于党的事业,有的为人民解放而献身,有的中途脱党、甚至背叛革命。程老师由此启发学生们思考:是什么促使这些人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同学们认识到是因为理想信念的差异。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矢志不渝地战斗、百折不挠地奋进,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最后程老师希望同学们从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精神中汲取养分,感受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并且从现在开始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将来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通过学习党史,让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学生们了解当前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者和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通过学习党史,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学生们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价值观的“第一颗扣子”。
鉴史知来、学史增信、知史明责。通过这次讲座,初二学生对汇学核心品质中的“感恩”、“责任”、“大气”有了更深刻的诠释与理解,也在他们心中埋下理想信念的种子。希望汇学学子不忘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牢记自己将来肩负的神圣使命,树立正确和科学的奋斗目标,锻造人格,砥砺前行!
附学生感想: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听了党史的讲座,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次枯燥的学习,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讲座不仅非常生动,而且极其震撼人心,我深深感受到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思索着,是什么让党员在那样的环境下,依然能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下来,或是以无与伦比的勇气视死如归?在战争年代,多少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无论是领导人还是一名普通党员,都心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在如今这个年代,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初二(10)班 单天
党史讲座中,老师跟我们讲了两个故事:“朱德的扁担”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的13个与会者最后各自不同的命运。我觉得这两个故事都反映出的一个人的内心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关系到我们的人生道路是否充实、有意义。我想,心中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内心就拥有足够的坚定,行动也会充满无限的力量,这也许就是老一辈革命家们坚持到底的原因。我们也需要学习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去面对现在的生活,认真学习,勇敢克服各种困难。同时我对共青团组织更加憧憬,因为她是共产党的后备军。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团员的话,我们更需要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全心全意为集体、为同学服务,要有奉献精神。
初二(9)班 陈怿褀
通过这次关于党史的讲座,我了解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要坚守的原则与肩负的责任;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讲座中朱德爷爷的精神令我产生无比敬佩。当时年过四十的朱德军长,为了使井冈山上的百姓解决吃饭问题,亲自带领战士们上下挑梁,一天上下山50多公里,战士们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他还连夜做了个扁担继续带领挑梁的队伍。朱德军长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将坚持学习党史,并且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初二(4)班 陈俊乔
讲座中,老师讲了“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朱德将军身为红军领袖以身作则,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的伟大精神,而这也是我党一直以来的精神。之后,老师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党史以及学习党史的重要性。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幸福拼搏奋斗的不易,知道了党的伟大。在如今这个生活幸福安康的时代,我们更应去学习党史,重温共产党一路走来的不易和艰辛,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初二(3)班 赵晟韬
撰稿:归文菁
摄影:陆舟斌
发布:许贞
责编:顾卫君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