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日下午,党史教育动员暨专题宣讲会在我校小礼堂顺利召开。会议由党总支书记刘晓艳主持,全体党员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刘晓艳书记向党员教师们介绍了基于中国共产党的100周年华诞与“十四五”开局之年,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徐汇中学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刘书记指出,根据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目标任务贯穿始终的要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为节点,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总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结合六个学习重点达成六项学习目标:(1)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2)学习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3)学习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4)学习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5)学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6)学习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第二阶段的学习,则将(1)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醒党员教师要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贯穿起来,做到见人见事见精神;(2)把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系统总结教育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之后,刘书记对如何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1)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学习:提出党员干部要率先学、深入学;党员教师要自主学、静心学;少先队共青团要带领全体学生融入课堂学、融入实践学。(2)统筹协调,强化宣传教育;(3)聚焦服务,解决痛点难点;(4)学习先进,提升岗位能力;(5)围绕主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在说明了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后,刘书记向教师们介绍了各个支部正在紧锣密鼓准备的各项活动,如全员导师制的试点工作、微型党课的录制以及唱红歌比赛等,告诉教师们也可以立足岗位学党史,其实学习与工作是紧密相连的。
在向教师们展示了徐汇中学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后,刘书记与党员教师们分享了自己近期的学习体会。刘书记以“中国人有信仰吗?”这一话题为切入点,从中国人的信仰谈起,引申至对于中国人宗教信仰的探寻,最后回答了“中国人有没有信仰?”这一问题。指出对于中国人而言,信仰的定义是人类超越生命限度的本能,并以512大地震以及淞沪会战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来诠释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独特的生命超越方式,点明了信仰是比生命更高贵的东西。中国人的信仰是能够依靠生命的接力与互助,超越生命的限度的,主要是家和国的统一。接着,刘书记以《资治通鉴》中的“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来向教师们说明应该正确认识共产主义信仰,刘书记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好的人格,是教给我们这些孩子一代一代继续努力,往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奋进最好的财富。”
接着,刘书记以《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引入,结合每位教师都可能面临的问题,提醒各位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处理“公”与“私”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公私关系的处理指出“一个好社会应该是公与私的辩证统一”,而这种辩证统一,恰恰需要每位老师的智慧。
最后,刘书记将信仰与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联系起来,针对如何看待有坚定信仰的人,刘书记在会议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不一定需要高高在上但人需要天天在向上,党员需要有正能量,要一步一步往上发展,在学校的十四五规划中,教师们应该找准定位,落实目标,不厌其烦学典型,让自己天天向上,争取做一名有灵气的优秀教师。
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职业倦怠,刘书记在会议中告诉老师:重复是因为有价值,重复是因为被需要工作,只有分工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老师们能够在重复中加入与时俱进,那么工作不会那么枯燥,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这是一份需要不断修炼的智慧。
路漫漫其修远兮,立足工作对于党史的学习,对于信仰的坚守,对于公私的辩证思考都需要每一位教师继续修炼,汇学教师将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共同谱写新篇章。
撰稿:谢若冰
摄影:丁磊
发布:许贞
责编:陈蔚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