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之窗 >>校友动态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122
发布时间:2024-09-05 18:36:48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33

霜天晓角

 

 

六六大顺,

发財树花盛。

夏秋连绽六任,

入夏萌,

秋愈甚。

翠丛,

镶白玉,

堪炯炯有神。

似铭园丁赤诚,

屡馈恩,

悄无声。

说明:

寒舍一棵盆栽十多年的发財树,因常为其浇水、喷雾,今年入夏至秋,巳连续六度开花,且茬茬神采奕奕。真可谓“草木知情,馈恩有心”,着实令人欣慰!笔者即兴填词以颂。

李庆鸿

微信截图_20240909123311.png 

她初出茅庐,就将格律诗词的种子播进学生心田——献给普天下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

李庆鸿

65年前,我十四岁,在上海市徐汇中学就读高中一年级。担任我班班主任兼语文课教师的是刚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的汤于纯老师 。

汤老师是一位女教师,她身形娇小,装束大方,戴着一副秀郎架金丝边眼镜,给我们讲的第一堂课就是毛泽东诗词《蝶恋花》:“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汤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们朗读全词,读到动情处她热泪盈眶,全班鸦雀无声,同学们都被老师的情真意切所深深感动。坐在靠前排的我,仿佛被领进了诗词描述的意境之中,脑海里顿时泛起了情感的波涛。

朗读完全词,汤老师脱下眼镜,用手帕轻轻抹去了脸上的泪水,又给同学们讲述毛主席当年创作此词的时代背景与词中漾溢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我听得津津有味。“格律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格式与韵律广为流传。”紧接着,汤老师结合《蝶恋花》词的实际内容,又向我们传授了格律诗词的平仄声应用与如何归韵等基础知识。生动的语言表达与鲜活的讲解内容在我这个十四岁少年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刚从大学毕业的汤于纯老师首次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态度始终和蔼可亲。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二十多岁的大姐姐。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平日里十分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经常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记得在一次课余活动中,我冒眜地问道:“汤老师,你的姓名(汤于纯)包含着什么意思?”不料,她略加思索后竟即兴吟起了一首格律词:“汤曲常鸣,于无声处闻佳音。纯化心灵,勤勉育才英……”好一首藏头词啊!“汤于纯勤……”我情不自禁地为汤老师的敏捷思维能力与诗词功底击掌叫好!她脸带着微笑告诉我:“这是一首格律词,词牌名为《点绛唇》。”她还饶 有兴致地给我讲解了此词的格律特点……我真没想到,在日常的课余活动中 ,也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打心底里对汤老师钦佩有加,着实让我终生难忘!

在大学时,我学的并非文科,而是属工科的铁道工程专业,毕业后在铁道线上摸爬滚打了四十个春夏秋冬。重新学习格律诗词还是在63周岁退休后,为自己选择的文化养老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勤于捕捉题材,即兴吟诗填词,渐渐形成了习惯。曾先后撰写了《晚秋丝语》(108首)、《古稀絮语》(168首)两册诗词选。进入新时代,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走进高铁看发展》活动中,在家庭养花、外出旅游、步行健身、即兴摄影、野外垂钓、扑克游戏,甚至在买汰烧的日常事务中都能发现新的题材。近年来,笔耕不缀,又新创作了三、四百首格律诗词,还想打算汇编成第三册诗词选《昔阳心语》。

恩师育才情感深,学生铭记培育恩!如今,我也是一个年届八旬的耄耋老人了,在龙年教师  节渐近之际,特撰文怀念曾在我少年时代心田里,成功播下了格律诗词种子的母校徐汇中学汤于纯老师!也献给普天下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

 

清平乐

 

 

进店避辣,

不椒亦具辣。

特嘱店家毋放辣,

眷顾稀客惧辣。

心知飘红大辣,

肚明无红微辣。

窃喜白汤不辣,

孰料犹有回辣。

说明:

乍到合肥,踏进一家庭院式赣味特色歺厅,欣赏这儿环境优雅。然而,赏雅而难以避辣,歺后实在服辣!笔者受辣后句句诉辣,籍以忆辣记辣!

李庆鸿

 

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