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幼年时居住在徐家汇南面的蒲东路上。因从小受到本地文化的影响,喜欢上了家乡戏曲沪剧。
我在徐汇剧场曾连续两次观看过由上海愛华沪剧团首演的沪剧《红灯记》:第一次,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沪剧袁派创始人袁滨忠饰李玉和,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韩派创始人韩玉敏饰李铁梅,著名沪剧老艺术家、愛华沪剧团团长凌爱珍饰李奶奶。第二次,剧中李铁梅改由马莉莉饰演,李奶奶改由韩玉敏饰演。当时,我这个沪剧老观众对新秀马莉莉的嗓音、唱腔、身段、演技等全面出色展现,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第三次观看愛华沪剧团在虹口戏院演出的沪剧《红灯记》。剧中李玉和由当时夺权的造反派饰演,引起全场观众起哄,强烈要求袁滨忠上台演李玉和!结果,戏演到一半就给搅了。
愛华沪剧团併入上海沪剧院后,于2005年再次演出沪剧《红灯记》。剧中李玉和由袁派传人钱思剑扮演,茅善玉扮演李铁梅,马莉莉扮演李奶奶。我当时任铁道部长三角城际铁路公司筹备组组长兼上海铁路局副局长,在合肥担当合宁高铁工程的首任指挥。“七一”党课活动时,我就组织党员同志们(家均在上海)回上海观看沪剧《红灯记》。演出结束后,我进入天蟾舞台后台,与马莉莉、茅善玉、钱思剑等见面交流。打这以后,我就与马莉莉经常保持联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语言,便是人际交流的桥梁。2010年,为迎接上海世博会,我写了一本16万字的《上海话托福》,考虑到标准沪语与音色甜美的双重要求,我就请马莉莉和她的丈夫李灵珠(也是资深沪剧演员)以及国家一级播音员郑长艳分别为全书配沪语与普通话的对照朗读录音(时长3小时52分钟),刻成光盘附在书后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不久,便被热购一空。几乎在同时,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沪剧院原副院长马莉莉也亲笔撰写了她的自传体小说:《灯,总是亮着》。该书生动记述了一位杰出沪剧表演艺术家不平凡的成长道路及其崇高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修养。该书出版后,在广大沪剧迷和文艺愛好者中广为流传,成为沪剧界不可多得的精神文明成果。
退休后,文化养老的相同理念使我与马莉莉的交流更趋频繁,几乎每天皆有微信往来。她也十分喜欢养兰花,刚巧我们雅趣相投,成了兰友。所以,上海兰协(我任名誉会长)每次举办兰花展,我都会邀请一些愛好兰花的亲朋好友们前往观赏,马莉莉几乎都是有请必到,欣然前往。
沪剧与兰花使我与马莉莉相识、相知!我也坚信,在往后的日子里,两位年逾古稀老人间的“文化养老”话题将会更加广泛、更加深入……
李庆鸿
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