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传承
雅轩《冶春》,
茗香不怕巷子深。
特色早茶,
誉满扬州城。
发丝豆腐,
刀工精细神。
堪馐珍,
蟹粉汤包,
文遗好传承。
说明;
在扬州《冶春茶社》品赏特色早茶,纤细如发的银丝豆腐羹,令人对刀工之精细感叹不已;皮薄如纸,汤汁饱滿的刚出笼蟹粉汤包只能用吸管戳入后轻轻吸吮,其味鲜美无比。这也是千秋传承的扬州特色文化遗产,笔者特吟曲资念。
李庆鸿
卜算子
咏 颂
小小盆景松,
寓意盈其中。
参天古树荫千秋,
神韵几多浓。
绿色文化拥,
中华好传统。
叩首合掌艺匠崇,
讴歌时代颂。
说明:
有幸在扬州雅赏《盆景博览馆》,不胜感慨,即兴留言赞颂。
李庆鸿
鹧鸪天
吉兆
二月初二龙抬头,
幽兰芳菲独昂首。
秀瓣开启花舌伸,
犹送吉兆祥曲奏。
王香溢,
清雅留,
闻香品韵联想就。
八旬银龄喜今朝,
风调雨顺遍神州。
说明:
今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按中华习俗有“二月初二龙抬头”一说,祥喻鸿运当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适逢家中的一盆蕙兰《红金水香》昂首盛绽,似喜送吉祥。笔者闻香赏花品韵时禁不住浮想联翩,遂即兴填词抒怀。
李庆鸿
蝶恋花
雅赏个园
爱竹慕叶兴个园,
灵珑毓秀,
遂儒商夙愿。
笋湖黄宣连四季,
万竹参天通神缘。
特色文遗誉九州,
史韵相传,
脉承中华渊。
造园法则丰古苑 ,
山水画理盈雅轩。
说明:
扬州个园始建于明代,初名寿芝园。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两淮盐总(儒商)黄至筠在寿芝园的基础上改建成家宅,因主人爱竹,且竹叶形似"个"字,故名"个园"。该园最负胜名者是以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堆叠而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将造园法则和山水画理融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园中古树参天,翠竹万竿,珍卉丛生,随候异色,被园林泰斗陈从周教授誉为"国内孤例"。个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四A 级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公布的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典型的中国江南私家园林杰出代表,并于2014年6月被有关国际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近日,笔者有幸雅赏扬州个园,对中华民族优秀的园林文化艺术钦佩有加!不禁即兴填词抒怀。
李庆鸿
卜算子
宋 梅
千秋原生兰,
世代隐山野。
乾隆年间下山来,
品韵非一般。
当敬古先贤,
慧眼识非凡。
而今春兰“四天王”,
宋梅尊首衔。
说明:
春暖花开喜事来,家中的几盆春兰《宋梅》竞相绽芳,不免引发一番对《宋梅》来历追根溯源之情趣。据索清乾隆年间,浙江商人宋锦璇在绍兴会稽山上发现了一株带苞的野生兰花,便将其采挖回家。没过几天,这株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下山兰,却开出了非同凡响、令人惊艳的上品兰花:刘海舌、蚕娥捧、中宫圆润、梅瓣正格,花与叶浑然一体,比例协调,相映成趣。宋锦璇如获至宝,便将其命名为宋锦璇梅,后被兰界简称为宋梅。它与老十圆(集圆)、龙字、万字共称春兰“四大天王”,而宋梅被尊为天王之首。笔者雅赏之际,对我国先贤慧眼识珠的文化底蕴由衷敬佩!不禁填词赞颂。
李庆鸿
点绛唇
赏龟守岗
各把一方,
龟龟(规规)聚聚(矩矩)站好岗。
恪尽职守,
目光扫四方。
三维空间,
倒也蛮时尚。
饶有趣,
龟鱼对话,
叠罗汉又上。
说明:
笔者在小苑散步,见水池中烏龟呈现各类动作,煞是有趣,便随心吟曲添兴。
李庆鸿
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