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之窗 >>校友动态
科创无界——褚君浩院士回母校讲学
发布时间:2024-04-01 20:40:24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57

3月29日,徐汇中学院士校友褚君浩回到母校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放飞科学梦想 迎接智能时代》的科创讲坛,鼓励学生们充分利用学校科创软硬件平台进行科学探索,提高动手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力。学校感谢院士,学校以校友为荣。此次讲坛由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马云豪主持。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736.png 

校友介绍

褚君浩,1962届校友,徐汇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半导体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研究以及新型光电子器件和学科交叉研究。2017年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22年评为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

讲座内容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749.jpg 

褚君浩院士将讲座分成四部分内容:智能时代与传感器、红外“慧眼”的功能、红外探测与隐身、培育飞翔的潜能。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资料,深入浅出,让难以触碰的科学原理、技术态势变得触手可及。

智能时代与传感器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752.jpg 

褚君浩院士从技术革命说起,谈及第四次智能化工业革命,与其科学与技术交叉推动的特征。在简单梳理后,进而对智能化系统的行为过程做出分析;并通过智能化打乒乓球机器人等例子,向学生形象地展示智能设备在生活中的各类运用场景,证明科学创新与智能时代发展的必要性,更帮助学生树立起钻研科学,把握时代脉搏的意识。

红外“慧眼”的功能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754.jpg 

就传感器领域,褚君浩院士做出更为细致的解释:传感器作为智能时代的“慧眼”,它将使我们感知到更丰富的信息,对世界有更清晰的认识。军事上精准打击、导弹拦截,农业上记录数据、调整种植……不仅是应用展示,其更反复强调主要原理:智慧识别、动态感知、自动反应。知识、思维乃至科学精神,就这样自然而然走入学生心里。

红外探测与隐身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757.jpg 

褚君浩院士还用手机实地展示红外线拍照应用,解读红外线识别人群的原理,给学生带来新奇体验。不仅如此,还有“柱境光栅”的直观演示,解读军事领域红外隐身的秘诀,同学们仰头目不转睛,沉醉其中。

培育飞翔的潜能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800.jpg 

最后褚君浩院士谈到如何培育飞翔的潜能:汲取外界养料,修炼内外素质,凝聚驱动力量,弘扬奋斗精神,培养极致态度。院士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别人曾问院士为什么取名“坦牛”?院士说:“像牛一样在平坦的大道上勤奋工作。”,而心里面真正想的却是“爱因斯坦和牛顿”。这个故事也激励着汇学学子要立大志,立远志。

互动环节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803.jpg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806.jpg 

丰富的内容,有趣的话题激发同学们深入探讨学习的欲望。高一(1)班彭帅臻围绕学生阶段开展科创项目所需的能力提出疑问,褚君浩院士因材施教回应道: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8)班周珈伲则围绕褚君浩院士曾面临的难题提问应当如何应对?院士回答:认清现实、克服困难,初心不变、找到兴趣。

囿于时间关系,仅有两位同学进行了互动,但是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在台下追着褚君浩院士提问。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809.jpg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812.jpg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815.jpg 

最后,由高中学生代表陈文祺和初一(6)班褚君浩中队代表鲁宗元 苏子桐为褚君浩院士献上鲜花并合照。

微信图片_20240402133818.jpg 

63年前,上海徐汇中学一名16岁高中生在笔记本上写下决心,奋发读书、为国争光。今天,这个少年成为院士重回校园,为汇学学子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徐汇中学的科创特色课程为同学们搭建多元平台,相信此次开阔的眼界,必将激发学生对于科技研究的热情和兴趣,不断创新,不断提升!

学生感言

高一(1)班 姚雨欣:

在听了“放飞科学梦想,迎接智能时代”院士讲坛的活动后,我聆听了褚君浩院士对智能时代、红外慧眼等科学技术的分享,深刻感受到了褚君浩院士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青少年,我也要学习褚君浩院士的精神,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心灵,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奋斗精神,汲取外界养料,修炼内在素质,凝聚驱动力量,弘扬奋斗精神,脚踏实地,积极探索,成为一个勤奋、好奇、渐进、远志的新时代好少年。

高一(2)班 李京菁:

褚君浩院士是徐汇中学的校友,演讲中他告诉我们他在徐汇中学就读时正和我们现在的年龄相仿,讲述了自己年少读书的经历,让我瞬间产生了亲切感,拉近了距离。从院士的家训“立山河志,究天地心”到长大成才,我感受到了一个勤恳踏实,潜心钻研的科学家的具象。演讲中,他鼓励我们发掘潜能,开拓科创领域的课外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院士说,学习学科时要有对学科的兴趣,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院士告诉我们,没有兴趣怎么办?那就培养兴趣,再培养不出兴趣怎么办?再培养兴趣。顿时,我醍醐灌顶了。

高一(3)班 涂以天:

通过这次“院士讲坛”,我们对于红外传感技术有了全新的了解,包括其原理、分类、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运用前景,深刻体会到了在如今智能化时代红外传感大有用武之地,嫦娥四号、风云4号等都大量使用了该技术。我们也与院士近距离沟通,了解到院士少年时求学的艰苦与他对知识强烈的热情和求知欲,院士节省两顿午饭钱买下《分子物理学》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激励着我们立下志向、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高一(4)班 殷飞扬:

褚君浩院士是我校最为优秀的校友之一,他为徐汇学子带来的讲座令人再一次感受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和奋斗精神。讲座主题:“放飞科学梦想,迎接科学时代。”旨在呼唤科技新人的崛起和复兴。褚院士的研究重心是智能红外传感器,他从前几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谈起,由此介绍了新一代红外“慧眼”功能研发进程,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拍摄来最直观生动地将各波段红外技术呈现的不同效果向我们展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院士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时代,沧桑的泛黄相片之上、稚嫩的日记行行之间、热烈而不无感慨的回忆之中,全都展现着一位忠诚的爱国科学家为祖国、为人民、为科技发展事业所可以奉献的一切,在历史大潮中不断跌宕和攀登。正如最后全场所呼喊的一样。我们徐汇学子会继承这样的精神,“汲取外界氧料,修炼内在素质,凝聚驱动力量,弘扬奋斗精神,培养极致态度。”

高一(5)班 白修祺:

3月29日,徐汇中学全体高一学生怀着激动地心情前往勤体馆聆听褚君浩院士的讲座。·

褚院士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智能时代、传感器、智能化系统的三大支柱、红外“慧眼”的功能等科技知识。他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读书时期的经历以及对于学习的见解和感悟。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对人工智能设备背后的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院士写的诗“仰望星空灿烂,遐想宇宙深奥。观望云彩缤纷,思考奋斗人生。”我们将牢记褚院士对我们新一代青年的殷切期望,修炼内在素质,弘扬奋斗精神,培养极致态度,努力成为一个有远志的栋梁之才!

高一(6)班 范俊哲:

非常荣幸在勤体馆聆听了褚君浩院士的为汇学学子带来的演讲,褚院士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开始,用亲切的语言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从机械化、电子化到信息化的工业革命历程的之画卷,褚院士精辟地指出未来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必将趋向智能化,并引导我们以爱国情怀和学术热情为基、不断地培养学科兴趣、学会思考,在智能科学技术迭代的未来绘制出时代宏图。褚院士带来的隐身衣材料、红外探头将同学们的兴趣牢牢吸引,在我班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学术讨论,同学纷纷展开了对于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场景的幻想。我们将以褚院士为榜样,“不要做池塘表面的浮萍,要做池塘底部的痴婆鱼”。

高一(7)班  范译之:

学校邀请了褚君浩院士来勤体馆做了演讲,演讲的主题是院士讲坛,科创无界"。首先,院士向我们介绍了智能化系统分为动态感知,智慧识别,自动反应,同时三有间也有着递进的联系;其次,他又向我们展示了传感器的功能及作用;并现场演示了红外光电传感器的热像相机,为我们拍了照片,现场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最后,他向我讲述了他的童年及学习的过程,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也会看下饭钱来买书,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份坚持,这份对于科技的热情,令人不禁赞叹。我在这场讲座中不仅学到了关于传感器的专业知识,也为院士身上所具有的幽默而非单纯的"死学"而折服。在拓展我的眼界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对于理化学科的兴趣,并许下了要为社会作贡献,追随院士的脚步的志向!

高一(8)班 陆伊卿:

3月29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校友莅临徐汇中学。为全体师生开展了讲座,从红外传感器、红外探测器、热成像到人造卫星和天体物理学的将来,物理、数学、天文等方面的种种问题。都深深的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他在大学时曾给自己起名“坦牛”,意在让自己成为平坦道路上一头奋斗的牛。慎终如始,坚持初心与向往,是他成功的秘诀。这份坚持背后,最难得的是褚君浩院士长达63年的执着与勇气。他在讲座中坦言,给出版社寄去的作品多数被退回,但他依旧坚持不懈,坚持初心与向往。最终在2005年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学们听完讲座后都感悟颇深,如果将实现梦想、走向成功的过程看成一条有始有终的线段,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向褚君浩院士学习,用执着与勇气,坚持初心与向往,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融入祖国建设的洪流中,成为民族复兴强大的助推力。

撰稿:陈诺 

摄影:陆舟斌

发布:许贞 

责编:马云豪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