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九皋:1944届校友
任九皋,祖籍江苏宜兴,1924年生于北京,于2020年5月28日在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1939年入学徐汇中学, 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1948年至1949年,曾短期任职于上海阿乐满律师事务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加入上海美国石利洛洋行,由此走上从商之道。
1952年,任九皋应聘去台湾,受聘派克钢笔公司,成为该公司最小的海外市场代理。25年后,晋升为派克公司最大的海外总代理。1986年,派克公司被投资商收购,在为公司效力35年后,任九皋辞职。1964年,任九皋在台湾创办林麦公司,至其1993年退休,林麦公司业务已扩展至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达数亿美元。
退休一年后,任九皋来到澳大利亚,不久,重返商界,收购了布里斯班一家购物中心。经过10年努力,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收购、经营和开发的购物中心已经发展至8家,公司总资产达数亿澳元。78岁时,任九皋再次出击,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历史悠久的大型食品加工公司,并使其成为同行业中最现代、最高效的企业之一。
2005年,任九皋成为澳大利亚华人首富,2006年《福布斯亚洲》杂志公布新加坡40大富豪排行榜,任九皋名列第八。
求学
1939年9月,任九皋开始进入徐汇中学学习,由于刚从宜兴乡下出来,他的入学考试成绩排在成绩单的最后。当时,徐汇中学里共有500名学生,全部是寄宿生。在徐汇中学就读的第一年,由于他孤身一人寄住在其义母家中,管理家务的义母弟弟拒绝派司机接送,致使任九皋被孤立隔绝在徐汇中学校园近一年,甚至除夕都不能回家。任先生后来回忆,除夕时学校只剩下五个孩子,幸好校长张神父特意过来和孩子们共进晚餐,一起聊天,一起说笑,为其排解伤心。
最恶劣的环境往往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当时任九皋学习得很刻苦,他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上,不到两个月,成绩就跃居班里第一,并成为整个学校最出色的学生。在中国文学方面,任九皋表现得尤为出色,这主要归功于他阅读了大量书籍;法语一开始和其他初学者编在一班,不久就超越了所有人。在那一年,任九皋的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和法语都得到了满分,各科平均成绩为94.6分,打破了学校以往的记录,以往很少有学生的平均成绩能超过90分。随后,学校授予任九皋奖学金,包括所有学费和住宿费。
创业
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翁,任九皋固然拥有超常的能力和眼光,而他不放弃任何机会,不以事小而不为,敢为人先,执着奋斗,才是他发挥与展现非凡智慧的基石。任九皋常说,你永远都要比别人多做一点。他从事多年代理业,正是秉持这样的服务精神,才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和商机。
1957年,任九皋在台湾的代理生意面临困境,其代理的派克钢笔墨水被作为“奢侈品”禁止进口到台湾,公司开始入不敷出。任九皋在参观石利洛马尼拉公司时偶然看见公司的一个小房间里在生产组装强生婴儿爽生粉,由此受到启发,他借鉴了爽生粉的“特许本地生产”的方式,发现派克公司有一种小型墨水生产设备,用于较为偏远的分公司,只需要一间小厂房,一些简单的电动工具和派克公司提供的“墨水浓缩品”,于是他向派克公司提出申请,在台湾当地生产钢笔墨水。由于“墨水浓缩品”同样属于墨水范畴,按规定不能进口,任九皋就要求派克公司将其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原料,前者属于“染料”,后者属于“化学品”,都允许进口。这样,派克钢笔墨水在台湾顺利投入生产,成为公司之后长期发展的重点。
著述
一九九三年退休后,任九皋萌生了撰写自传的念头,他告诉亚洲周刊的记者,“我或许应该写下家族的故事,让孩子们阅读,以便未来某一天他们能知道他们的父母是从哪里来的,在他们的一生中,他们是如何经历那么多的变化,如何度过那么多的战乱,不只是在中国,还有世界许多地方。否则,我们很难将我们在困难时期领悟到的经验教训,以及我们在不同领域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他们长大后,将无法理解我们工作是多么辛苦”。任九皋自传《一千两金——新加坡华裔富商的传奇人生》是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撰写的,最初的英文稿由其子女阅读修改,后来,他坚持在频密的出国旅行中,在飞机上完成了英文自传的初稿,前后所花时间大约五年之久。
这不仅仅是一个告诉人们如何从身无分文成长为亿万富豪的成功商人的故事,更是一本反映在数十年政治、社会变迁中,一个漂流海外的华人如何保留传统、回报家族和社会的经典。书中篇章,每每真实再现纷繁复杂的历史画面,很多在我们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事件,在任九皋的年代则必须凭借机智、灵感、勇气,方能踏出至为关键的一步。任九皋在商海始终坚持华人经商的传统,保持对合作伙伴的忠诚,甚至不惜放弃可能的巨大商业利益,对于现代的生意道德来说,是最佳的示范教材。
助学
在财富的排名榜上,任九皋常常名列前茅;在他从商和生活过的多个城市,他却历来低调;即使回报社会,他也只是默默地付出。他在在海外奋斗多年,不忘回馈祖国。2010 年,任九皋向交通大学和交大附中捐资800万元人民币设立助学金,他淡泊名利,谈到,这笔钱不用规定用途,不要收据,只要送到学校就可以,相信一定会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先生一直以为当年能在徐汇中学就读为荣,已功成名就的先生感念悉心抚养自己的母亲夫人的养育之恩,更不忘母校的培养,他很早就开始关注母校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陆续向母校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800多万元,援建了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捐赠了多媒体设备,捐资建造了马相伯纪念碑。2006年捐赠人民币壹百万元,设立了“任魏维拉夫人奖学金”,奖励考入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的优秀学子,并参加了颁奖典礼。
2007年捐资50万美金为母校创建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2016年又为母校捐赠30万元人民币建成“任显群外文图书馆”。同年4月,92岁高龄的任九皋先生回到母校,漫步校园,又捐赠 60万美金,是捐资助学母校最多的校友。
先生以设立奖学金的方式纪念母亲,并和亲友们从世界各地回到上海,为夫人举行纪念活动,让全体徐汇师生深刻体悟到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道的真谛,诠释了感恩的内涵。学生是绿叶,母校是根,先生以实际行动感念这份情意,体现了他对母校割舍不断的情怀。先生事业有成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善举,让徐汇师生深受感动。
撰稿:杨红宇
发布:许贞
责编:王燕虹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