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做感恩善良的汇学人
发布时间:2022-01-07 15:56:31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792

为实现我校 “培养学生深厚的造福社会的情怀”的德育目标,高一年级组围绕“感恩、善良、责任、大气”四种核心品质开展一系列育人活动,引导学生“敬老爱亲”,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他人,树立强烈的公民意识,明确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做尽责担当的汇学人。同学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充分展现了徐汇中学培养全面型人才的能力与魄力。

系列活动之一:感恩汇学,庚续美德——观百年校史 悟“汇学”精神

为了深度体验学校文化底蕴和特色办学成果,2021年11月26日,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在崇思楼小礼堂,共同聆听历史组郝好老师带来的“走进汇学”—校史培训讲座,并在讲座后参观了汇学博物馆和汇学长廊。

郝老师从“西学东渐第一校”讲起,向同学们介绍了徐汇中学的办学历程,并对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进行了讲解。校史讲座后,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汇学博物馆和汇学长廊。一幅幅老照片阐述着汇学的往昔,展示了学校各个时期的办学成果和名人事迹,使同学们对汇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精心制作了汇学小报,字里行间洋溢着汇学人对学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31.jpg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34.jpg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36.jpg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38.jpg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41.jpg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43.jpg 

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是我校历史发展、文脉传承、精神文化体系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物化凝练,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汇学特色。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回顾了汇学的百年光辉历史,切身感受了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同学们对汇学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激发了同学们更强烈的爱国荣校情怀,以及生命不止、拼搏不息的自强精神。

撰稿、摄影:高一6班 罗浩诚

系列活动之二: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汇学育人核心品质系列讲座

本学期,我校就育人核心品质“感恩”“责任”为高一年级学生多次开展相关讲座。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46.jpg 

开学初,我校的心理谢老师对高一同学开展了心理讲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培养学生感恩的核心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49.jpg 

在德育心理月展示活动上,学生发展中学主任曹令先老师提出高一年级全面铺开全员导师制。导师将会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学生把自己看成一个个体,成为一个有责任和懂得感恩的人。同时,用积极肯定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每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充分地关爱。

期中考试后,年级组长温海光老师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联合沟通,共同激发学生将责任意识转化延伸到家庭,建议家长在生活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责任感行为发生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51.jpg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53.jpg 

在学习方面,学校邀请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杜金志研究员为高一同学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工程化”人类健康》的精彩讲座。分享了有关生物医学工程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与成果,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培养科学兴趣。同学们要心怀热爱与感恩之情,大力支持我国的生物医学技术,坚持“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

少年强则国强。通过本学期各种系列的讲座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都能志存高远、懂得感恩,提高自身素养,不负学校栽培,不负国家的厚望,成为懂得“感恩”勇于担当的汇学学子。

撰稿: 高一5班  卓文蔷

系列活动之三   古今筑神话,青春添诗意——高一年级“诗词创作”大赛

为了继承汇学学子感恩母校、爱国荣校的传统,高一年级还结合语文教学,开展诗歌创作活动。按照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的写作任务,动员学生创作现代诗和古典诗词。在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热情、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优良品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古诗词的创作中,同学们很好地把握了古诗词最需要给予读者的画面感,多用修饰词描绘景物,同时变化观景角度,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同学们遵循词牌格式填词,句子的长短、结构片数,词的平仄或骈俪或清雅,或豪放或婉约,创作出活泼灵动、丰盈深邃的词句。在同学们的诗作中,日常学习生活的体会与古诗词牌名的碰撞令人十分惊喜。同学们瑰丽的想象,足以漾出一杯葡萄美酒化作一池碧波春水,涨成一片横流沧海。本次比赛不仅让同学们对各种词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锻炼了同学们精炼语言的能力。文学创作是讲究文字功夫的,而古诗词是最精炼的文学,一份份短小精悍却感人肺腑的诗篇,深深打动读者的心,融入了汇学学子对家国、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古诗词创作”获奖名单:

一等奖

《沁园春·徐汇》          高一1班    戴安迪

《沁园春·国庆》          高一1班    沈骐

《沁园春·国庆》          高一1班    薛沣时

《满江红·再忆西湖初春景》高一2班    全诗嘉

《满江红·暮雨清风》      高一2班    史彦华

《沁园春·辛丑国庆》      高一2班    王子涵  

《满江红》                高一3班    陈睿婕

二等奖

《沁园春·红星》         高一1班     汤王睿

《沁园春·春节》         高一1班     张宸宇

《沁园春·毕业》         高一1班     顾敬梁

《南歌子·登攀》         高一2班     秦江川

《蝶恋花·雨》           高一4班     曾彦妮

《念奴娇·踏晚》         高一4班     金姝彤

《一剪梅·中秋》         高一5班     何心怡

《点绛唇》               高一6班     吴思瑶

《西江月·凓冬》         高一6班     施宇涵

三等奖

《沁园春·徐汇》         高一1班     居务恒

《沁园春·汇学新篇章》   高一1班     张文馨

《沁园春·汇学》         高一1班     张菁轩

《沁园春·青春》         高一1班     周子璇

《沁园春·离别》         高一1班     李嘉睿

《蝶恋花·外滩》         高一1班     汤晴

《卜算子·喜庆》         高一1班     朱松文

《沁园春·西南模》      高一2班    向睿松

《沁园春·徐汇学子》   高一3班   胡欣熠

《沁园春》                高一4班     邵雍和

《蝶恋花·得闲所见》   高一4班     邵丹

《蝶恋花》               高一5班     卓文蔷

《蝶恋花》               高一5班     张皓翔

“现代诗创作”大赛的内容不限,参与创作的同学们发挥想象,大胆创作,不仅夯实了第一单元现代诗学习的基础,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发散思维。现代诗的形式是比较自由,对于同学们的考验在于对生命的感悟,需要同学们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另一方面,现代诗的创作也需要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将诗的艺术与美好的生活相结合。现代诗的写作需要关注意象与情感,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部分获奖同学的现代诗作品很好地把握了我们第一单元的主题“青春”。尽管诗的题材与体裁不尽相同,诗歌的主题和内联都是一致的,同学们描绘的美好意象与理想都指向了汇学学子充满活力的青春生活。同学们巧妙地改变语体色彩、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运用,情感充沛,多种表达方式升华诗歌主题。一首首优秀创作不禁令人拍案称绝。

“现代诗创作”获奖名单:

一等奖

《立于原野中的太阳》    高一1班   徐绮

《致远处的草原的孩子》 高一1班  曹诗岩

《紫薇》                 高一1班   沈骐

《树屋》                 高一2班   许可欣

《夕阳与夜的合唱》  高一3班   罗雨奇

二等奖

《如果可以》             高一1班   张文馨

《致到站的美好》         高一1班   李嘉睿

《太阳不歇店》           高一2班   郭优然

《世界的灯塔》           高一2班   山钧霖

《茶》                       高一2班   吴翊丞

《萤火之梦》            高一2班    方乐遥

《遇见》                 高一3班    姚无邪

《摔碎一颗月亮》     高一3班    吴琨宁

《破茧》                 高一4班    唐璎甜

《致时钟》              高一6班    李臻欣

三等奖

《致青春》              高一1班    方予成

《夏夜》                 高一1班    程立雪

《夏》                    高一1班    张菁轩

《与二胡的故事》     高一1班    戴安迪

《一墙之隔》           高一1班    李嘉睿

《最终章,序言章》  高一2班    罗嘉祈

《追光》                 高一2班    方基晨

《电闪雷鸣波尔卡》  高一2班    葛宜澄

《我爱的家乡》        高一2班    王佳宝

《九月》                 高一2班    张博涵

《燃烧的青春》        高一3班    冯一笑

《山海,无边》        高一3班    张鼎煊

《最平凡的爱》        高一3班    李嘉洋

《宇宙》                  高一3班    黄佳浩

《台儿沟的夜》         高一4班    梁天乐

《草》                     高一4班    范天毅

《祖国的真理》        高一5班    徐艺菲

《指引》                  高一5班    邹宗远

《致时钟》               高一6班    李臻欣

通过古诗词和现代诗创作活动,增强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提升了创作能力,强化了课本知识外,对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语文核心素养有了深刻体悟,从整体上提升美感,促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用精炼的文字表情达意是对中华文化精神的践行。

撰稿:高一2班 史彦华

系列活动之四:感恩在心,责任在肩——记高一年级“育人核心品质”主题班会活动

除了开展各种活动,高一年级各班还召开主题班会,让汇学学子在活动中内化汇学育人核心品质,弘扬“会学 荟学 汇学 慧学”的汇学文化。

在育人核心品质培育的主题班会中,聂老师以“责任和担当”为主题,让学生熟知了我们应勇担责任,善于作为,从小事做起,为班级学校做贡献。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258.jpg 

聂老师先给同学们观看了疫情阶段不同人担责任的事例。84 岁钟南山院士病毒中逆行, 为所有人拼命,却安国安民。73 岁,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 3 小时,她的防护服上,“武汉加油” 四个字,让无数人泪目, 并且说这样的节奏我已经习惯了,武汉有需要, 我随时带队前往, 国家的大事,我义不容辞。还有各大医院微信群中医生和护士的请战书。这些都是医护人员为我们普通人的健康所牺牲小家为大家的行为,值得我们敬佩。随后罗雨奇同学分享了在疫情时各个行业的普通人,如警察、外卖小哥、社区工作人员等等所担当的责任。这些为疫情的控制作出贡献的普通人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我们都可以去学习他们。特殊时期,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担当自己的责任,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聂老师通过让学生朗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告诉学生中国青年应该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应为社会、他人做贡献,丰富自己,对国家负责。

而后聂老师给大家观看了班级当中几位不同行业的家长对责任与担当的理解。这些行业分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医生、教师、房屋管理办事处工作人员、钱学森馆员工、港口工作人员等等。在各位长辈的发言中,我们了解到无论什么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例如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钱馆员工的责任是让钱学森的精神为大家所熟知等等。100 年来,我们国家快速发展, 离不开我们身边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共同努力,他们主动担当,用行动诠释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学生思考了自己应担当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国家负责。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300.jpg 

吕健老师以“勇面挫折,责任在肩”,为主题,让学生了解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免性;提高挫折的承受力,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让学生从挫折中领悟自己的责任。吕老师以辩论赛失败为主题,首先让学生明白在这次辩论赛中参赛队员的责任和其他同学的责任,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同学们如何面对挫折。责任是徐汇中学的核心育人品质,更是每个人都要拥有的重要品质。“不忘初心,志在千秋”是我们中国青年应该永葆于心的光荣责任。并提及在这个疫情肆虐与全球化衰退共同交织的浪潮下,作为中国人应该保持制度定力与自信,抓住发展机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作为中国未来的脊梁,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的青少年们亟需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时时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自己、集体、为学校、社会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撰稿:高一3班  闾思佑

系列活动之五:思想激荡,针砭时弊——第八届汇学杯辩论赛,汇思汇辩汇学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303.jpg 

2021年12月,在校团委学生会、汇学辩论社的组织策划下,第八届汇学辩论赛隆重打响。在高一年级逛一圈,便能耳闻目睹同学们热火朝天的讨论,大家就近期辩题展开了热烈的思想交锋。

辩论赛旨在提升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汇学杯辩论赛,一批批优秀的辩论人才脱颖而出,代表汇学在市区级比赛中频频斩获佳绩。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305.jpg 

在辩论社同学与上一届汇学杯的六位最佳辩手组成的外援团的帮助下,各班都组建起了辩论队,并对于辩论赛制进行了初步了解。

初赛分为ABC三组,A组:高一(3)班vs高一(5)班,辩题为《人脸识别系统实时监测学生表现是可取/不可取的》;B组:高一(2)班vs高一(4)班,辩题为《当今中国,教育应该/不应该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C组:高一(1)班vs高一(6)班,辩题为《经过多年的教育制度实验,一考定终身/多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对于考生而言更为公平》。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308.jpg 

初赛过程十分激烈,最终高一(2)班、高一(3)班、高一(4)班和高一(6)班成功进入了复赛。经过初赛的小试牛刀,大家对于辩论的兴致更加高涨,准备得也更加充分,几经模拟、几易其稿。最终,高一(3)班和高一(4)班成功晋级,进入决赛。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310.jpg 

2021年的最后一天,万众瞩目的汇学杯决赛拉开帷幕。决赛的辩题是:躺平是当代年轻人的毒药/解药。

正方来自高一(3)班,他们的立场是躺平是当代年轻人的毒药。首先正方一辩开篇立论,由当今社会现象角度入手,强调了“躺平”如今成了年轻人不奋斗不努力的借口。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313.jpg 

反方来自高一(4)班,他们的立场是躺平是当代年轻人的解药。

在一辩的陈词中,明确了反方对于“躺平”的界定:“躺平是当面对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巨大困难时,一种规避无谓损伤的战略选择。”

在接下来的攻辩质询和自由辩论环节中,双方都展现了卓越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的问题十分犀利。值得一提的是精彩的双方三辩质询环节,正方三辩王钰茜与反方三辩梁绮珊都释放了巨大力量,一度把对手问得哑口无言。正反方四辩也势均力敌,难分伯仲,自由辩论环节甚至成为了“正反方四辩对辩环节”,在此过程中也笑点不断,台下的观众频频以掌声表达了内心的共鸣。

在结辩环节中,反方四辩率先发言,她向场下观众抛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我们的社会中坚力量都只能在角落偷偷喘息、被迫带起假装无敌的面具、背起沉重的道德负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哪来生机勃勃、哪来热血沸腾、哪来复兴崛起?”全场掌声雷动,气氛被推向高潮。

微信图片_20220107155315.jpg 

整场比赛精彩纷呈,双方都拿出了自己的最强实力。最终,高一(4)班以9.5:5.5的票数大比分获胜,成为了本届汇学杯的冠军。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他们在初赛中遗憾落后,以复活队伍的身份进入复赛,但他们没有气馁,付出了更大的努力,最终在决赛扭转乾坤,成功夺得桂冠!

在本场比赛中也诞生了5位最佳辩手,他们分别是高一(3)班的陈轶洋、高一(3)班的王钰茜、高一(3)班的罗雨琦、高一(4)班的陈嘉瑶、高一(6)班的顾嘉祎。

第八届汇学辩论赛就此画上圆满句号,通过比赛,大家了解了“人脸识别系统”这种新的技术,了解了“知识网红”这种新兴产业,对当今男性女性化的现象展开思考,也对于“美颜技术”带来的利弊展开了讨论。

在决赛中大家也对于“躺平”一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面对巨大压力,“躺平”可以成为当代年轻人排解压力的一种战略选择,它可以让能力尚且不足的年轻人暂时脱离那些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的竞争,但躺平不等于放弃。当代年轻人需要喘息,需要暂时的“躺平”,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走得更远。我们要让躺平成为一种战略选择,但我们也要把握好这个度,适度躺平有益身心健康,但一味躺平反倒会虚度青春、危害社会。

寒冷的十二月,汇学杯辩论赛充分点燃了我们头脑中的思维火花,让同学们在智慧交锋中思考社会、思考时代。愿广大汇学学子都能在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与独立,在冷静质疑、不断反思中收获真知!

撰稿:高一(4)班 陈嘉瑶

摄影:学生会宣传部、技术部

高一年级“懂感恩,肯担责”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培养了同学们爱国爱校的情怀。年级组还结合年级管理需要,动员学生成立了年级自管会,每日执勤,检查各班眼保健操、文明用餐和教室卫生等情况,提高了同学们自我管理意识,提升了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共同为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尽职尽责。

如果感恩是颗渺小的种子,那么责任就是肥沃的土壤,一旦播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会生根、发芽,它就会开花、结果; 点缀你的人生,充实你的人生。懂得感恩,是一缕璀璨的阳光,照亮每个人的心底,明确责任和担当,是推动人类历史、开创人类文明的滚滚车轮。让我们将责任时刻铭记于心,将担当处处落实于行,真正做到懂感恩,肯担责,成己而后达人,尽自己所能,为汇学争光。

(撰稿:高一 1班 江奕萱)

撰稿:高一年级

摄影:高一年级

发布:许贞 

责编:马云豪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