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成功举办了“汇学艺术周周演——快乐歌唱与编创专场”活动,为师生呈现了一场融合戏曲、流行歌曲、音乐剧、歌剧、合唱等多种音乐形式的视听盛宴。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歌唱才华,更通过学生的AI音乐创作分享,展现了他们在现代科技与艺术融合中的创新思维。
观众是学生邀请的亲朋好友,整场演出就像一场盛大的家庭聚会,台上是闪耀的新星,台下是最忠实的粉丝团。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演出,而是一次家校共育的温情见证,是学校为热爱艺术的学生精心搭建的梦想舞台。
舞台上的孩子们有的紧张局促,有的眼中闪着光,因为他们知道,台下坐着的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主持人话音刚落,观众席立即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那些熟悉的身影让台下亲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家长们要么举着手机全程录像,要么在台下跟着节奏轻轻打拍子,眼神里满是期待和骄傲。
首先,曾校长和范校长为在2024年徐汇区声乐艺术单项比赛中获奖的同学进行了颁奖,恭喜以下获奖同学:
一等奖
初一(7)班俞欣忆、初一(5)班黄沐昀、预初(10)班余泽易、高二(8)班杨文萱
二等奖
预初(1)班纪允歆、预初(5)班沈驰轩、初二(6)班李若源、初二(12)班张译
三等奖
南校预初(8)班朱玲、预初(3)班葛思杨、初一(2)班周驿钊、初二(10)班江雨伦、初二(11)班文科蓉、高二(5)班梁晶晶
部分同学在本场演出中分享了AI音乐创作的经验和成果。在《送别》这节音乐课中,学生们学会了用sunoAI生成自己喜欢的音乐,在周周演中,初一(12)班俞辰翰、赵晨希便展示了如何利用SunoAI,创作出充满毕业季情感的歌曲。通过输入歌词与旋律框架,AI生成多版编曲,学生再结合自身审美进行调整,并结合画面,最终完成了一首饱含同窗情谊的毕业主题歌曲MV。这一实践不仅体现了科技对音乐创作的助力,也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艺术表达力。
在“快乐歌唱与编创”课程中,学生们还学习了用“和弦派”、“库乐队”等软件创作校歌,并通过库乐队(GarageBand)进行团队协作编曲。从和弦编排到分声部录制,同学们在合作中体验了音乐制作的完整流程,将音乐理论与数字化工具相结合,创作出独具校园特色的作品。
初一(2)班朱雨彤、杨馨予、徐晓寒说:
在初次接触库乐队与AI音乐创作时,都倍感陌生。面对复杂的功能,我们迅速分工:两人专注乐曲创作,在库乐队中通过智能和弦功能编排和声框架,在钢琴卷帘窗里逐句修改旋律;一人深入钻研AI技术,探索智能生成功能与参数优化,尤其在运用AI歌唱功能生成人声时困难重重,初始效果生硬机械音高也与歌曲不匹配。
创作中,我们调整了AI歌手的音高、让歌声更动听,在库乐队里叠加弦乐、吉他等虚拟乐器,将AI灵感与人工创意融合。反复修改节奏速度、混音比例后,一首富有层次的原创校歌被我们打造了出来。
在参与声乐周周演时我们结合PPT分享我们的创作思路,在库乐队以及结合AI打磨作品的全过程,这次经历让我们印象深刻,也收获满满,曾经的陌生与困难,在团队协作与坚持下终会化解。勇于探索未知,发挥各自专长,就能创造意想不到的精彩。
初一(1)班葛辰博说:
在我得知被选中在周周演展示“AI赋能校歌编创”项目时,我兴奋得整夜翻来覆去。想象着用科技为校歌注入新活力,还能在全校面前展示,心里满是期待。
可距离展演只剩三天,我连基础旋律都没调试好。每天午休、放学后,我都扎在机房,反复调整AI算法,修改编曲参数,眼睛紧盯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站在后台候场时,我的心脏快跳出嗓子眼,担心程序突然出错。但当看到台下同学他们喊着“加油”时,紧绷的神经突然放松了。
我从容地展示AI如何结合校园元素生成旋律,讲解编创逻辑。演示结束,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大胆尝试新事物会有挑战,但只要坚持,就能收获成长与认可。
戏曲表演中,预初(10)班余泽易身着华美戏服,一颦一笑间尽显国粹艺术的精髓。一曲《贵妃醉酒》,细腻的唱腔在礼堂内回荡,配合着精准的身段表演,将戏曲艺术的程式美与写意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屏息凝神,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在这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之中。
预初(10)班余泽易也有感而发:
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了戏曲故事绘本,书中那些华丽的头饰,精美的戏服,让我无限神往。在学习京剧的道路。一开始我学习了苏三起解,穆桂英挂帅,卖水这些经典唱段,听着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的夸奖,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一个角儿了。
然而四年级的时候我考进了少儿京剧团。才学习到什么是圆场、台步,什么是平转、翻身,什么是卧鱼儿、涮腰。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那里的每一个暑假,我都坚持早上三小时基训课,下午三小时剧目课。每天要带三套衣服,汗湿了就换一套。剧目课上我曾为步伐生硬而沮丧,因气息不稳而焦灼。指尖的力度、眼波的情韵,老师逐帧雕琢,方知“台上一分钟”背后“十年功”的分量。
排练的汗水,浇灌出舞台的光华。 当真正立于学校周周演台上,耳畔锣鼓声响起,我忽而忘却了紧张。抬手、旋身、水袖轻扬……每一个动作仿佛有了生命。那天,我不仅演绎了贵妃的雍容与柔美,更触摸到了历史传承的生生不息。
高二(8)班杨文萱用18世纪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一首咏叹调,将观众带入高雅艺术的殿堂。她优雅的气质与饱满的气息控制,让每一个音符都充满力量与质感。浑厚的音色在音乐厅的穹顶下回荡,营造出庄重而神圣的艺术氛围,观众们不自觉地端正坐姿,全神贯注地聆听这震撼心灵的声音。
高二(8)班杨文萱说:
参加汇学的"声乐周周演"活动,是我音乐学习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从最初的紧张到如今的从容,每一次登台都是一次蜕变。记得刚开始学习声乐时,连简单的音准都难以把握,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我逐渐找到了自信。
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灯光照亮的不只是我的身影,更是这段时间的努力与坚持。特别是在区、市艺术单项比赛中获奖,让我深刻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意义。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能力的肯定,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感谢汇学提供的舞台,让我在音乐中成长,在掌声中收获勇气。未来,我会继续用歌声传递热爱,让艺术点亮青春!
初一(7)班俞欣忆以一首《灯火里的中国》亮相,她将这首大气磅礴的歌曲演绎得深情而动人,歌声中既有对祖国的深情告白,又饱含青春学子的赤子之心。
俞欣忆说:
当我站上周周演舞台的瞬间,聚光灯像温柔的手抚过脸庞。当《灯火里的中国》的旋律流淌而出,平日里对着钢琴、镜子打磨的每个咬字、每次气息转换,都化作自然的表达。舞台不是令人紧张的考场,而是我与观众分享热爱的桥梁,每一个抬手、每一次转音,都在诉说对声乐的赤诚。这次演出,不仅仅是一次展示,更是我专业成长的重要见证。带着这份从容与自信,我在区级比赛中也收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周周演舞台给予我的底气与自信,也永远印刻在我的心中。
预初(3)班葛思杨、预初(1)班纪允欣、初一(3)班白玉兰分别演唱了迪士尼经典动画《冰雪奇缘》和《海洋奇缘》主题曲,当《冰雪奇缘》熟悉的旋律响起,葛思杨和纪允欣清澈透亮的嗓音仿佛带着冰雪的魔力,将"Let It Go"中艾莎公主突破自我的力量完美诠释。白玉兰则用温暖动人的声线演绎《海洋奇缘》主题曲"How Far I'll Go",歌声中充满莫阿娜对远方的向往与勇气。
预初(3)班葛思杨、预初(1)班纪允欣说:
站在学校大礼堂“周周演”的舞台上,璀璨的灯光洒落,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们没有一丝紧张与慌乱,尽情地享受着这个舞台。回想起初学声乐时,连简单的音阶都唱不稳,气息不足、音准飘忽,而经过多年日复一日的坚持练声,逐渐找到了歌唱的自信。还要感谢多年合唱团的经历,不仅让我们锻炼了唱功,更让我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从合唱团到校园十大歌手,再到区艺术单项比赛的赛场,每一次登台都是成长的见证,每一次获奖都是对努力的肯定,更是对音乐热爱的回馈。未来,我们会继续用歌声传递热爱,在艺术之路上勇敢前行!
初一(3)班白玉兰说:
我小学起就显现出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当音乐课的铃声打响,我总是立马调整状态认真对待这堂课。四年级,妈妈看到了我对声乐的热爱,让我进行了系统性的训练。一开始我跟不上课程,但是我对它的热爱打败了这个“恶魔”,唱歌水平也变高了。这个学期我参加了声乐的周周演,这增加了我的演出经验,也看到了在徐汇中学里还有许多的和我一样热爱声乐的同学,他们有的演唱技艺精湛,有的嗓音独特,让我受益匪浅。这次演出能成功有老师的细心栽培,同学的配合默契和我们的唱功优秀。虽然今后还有改进的地方,但是只要对声乐的热爱不减,就会有进步。
流行歌曲演唱则掀起了一阵青春风暴。孩子们充满张力的表演让现场气氛瞬间升温。不少同学随着熟悉的旋律轻声跟唱,整个空间洋溢着属于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高一(7)班郑志远说:
记得刚接触声乐时,我总在追求完美的音准和技巧,每个音符都像是必须攻克的堡垒。直到遇见《消愁》这首歌,毛不易笔下那些关于成长的困惑与释然,让我开始思考:歌声究竟是为了打动别人,还是先要治愈自己?在不断的聆听后,我逐渐学会放下技巧的包袱,让情感自然流淌。
舞台上的三分钟,我唱的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自己这一年来的蜕变轨迹。从最初的紧张发抖到现在能够从容地享受舞台,声乐教会我的不仅是发声的方法,更是与自己对话的勇气。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响起的瞬间,我忽然懂得:原来真正能"消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表演,而是真诚的表达。
感谢声乐周周演这个舞台,让每个平凡的我们都能在歌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在这里,没有专业与业余的界限,只有一颗颗热爱音乐的心在共振。这或许就是音乐最本真的模样——当我们勇敢唱出自己的声音时,就已经完成了最美的蜕变。
预初(5)班沈驰轩说:
从蜷缩在房间角落哼唱,到区级舞台捧起奖状,这段旅程像被点亮的星光,热爱终于长出了翅膀。没有专业老师指导,我就反复听原唱,逐句琢磨气息流转;不懂乐理知识,便对着镜子观察口型变化,在洗澡时、上学路上抓住一切空隙练习。记得第一次站上舞台,双手止不住颤抖,却在开口瞬间,那些无数次的练习化作了底气。掌声响起时,突然意识到,热爱自有力量。没有正统训练的遗憾,反而成了自由生长的沃土,让歌声带着最纯粹的温度。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每一个怀揣热爱、默默坚持的追光者。
预初(11)班陈雨霏说:
我站在快乐歌唱与编创周周演的舞台上唱响了那首轻巧欢快的《My favorite things》。这首歌里面满是令人欢喜、心情舒畅的物件,向人们展示了日常生活中那些没有被发现的美好。
在我手握话筒唱响第一段的歌词时,心里还有些忐忑,再加上背景声音太大,我的声音快要被背景声音淹没。我紧张极了,想起之前自己因为紧张而出现的失误,我开始有一些害怕。但当我快要被这种情绪淹没时,耳边响起了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家人给我的鼓励。我知道我应该自信地演唱完这一首欢乐的曲子。渐渐地,我开始慢慢找到了之前声乐课上的那种感觉,气息越来越稳,声音越来越结实,终于自信、完整地唱下了这欢快的旋律。
在这一场演出中,我从紧张到自信的变化,使我在声乐的道路上又向前跨了一步,也鼓励我在今后的舞台上变成更好的自己。
初一(1)班李珑心说:
在声乐周周演的舞台上,我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演唱了《相别》。当聚光灯亮起,歌声流淌,我感受到音乐传递情感的独特魅力,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我对作品的理解与热爱。
作为校合唱团成员,与伙伴们共同演绎和声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协作的美妙。而七年钢琴学习、十级考试的历练,不仅培养了我的音乐素养,更教会我坚持与专注。音乐早已融入我的生活,它是表达情绪的窗口,也是心灵的慰藉。未来,我将继续在音乐之路上探索,用歌声和琴音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最后,合唱团以《疯狂动物城》主题曲《Try Everything》点燃全场。欢快跃动的节奏一响起,整个礼堂瞬间化作充满活力的动物城,合唱团员们用充满感染力的歌声和活泼的肢体语言,将朱迪警官永不言弃的精神完美传递。这首充满正能量的歌曲不仅为整场演出画上完美句点,更传递出学生们勇敢追梦、永不言弃的青春宣言。
撰稿:曲效弘
摄影:丁磊、学生家长
发布:许贞
责编:史莉莉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