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班 汪蕊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自古以来,儿女在父母眼中都如同碧玉一般珍贵,而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们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在我看来,母爱,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望无垠的蓝天,辽阔的草原,葱郁的森林,翻滚着,蔓延着,生长着,蓬勃着,像历史的长河奔腾喧涌,永不停息,轰轰烈烈。与之相比,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容易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
我们生活在上海这个大城市中,父母的爱更加深厚,在他们的眼里,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我母亲就是这样,无时无刻地关注着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吃喝到穿着。要说她擅长什么,在我看来,家务活是一个不错的答案。她身上最让我羡慕的特点就是能井井有条地安排好每一件事,即使一时间事情很多,她也不会乱,甚至还能提醒别人做自己的事。这一点在每天的上午就能很好地体现。在上学的时候,早期的我总是昏昏沉沉的,从床上爬起看到的第一眼就是门外母亲忙着打扫卫生、烧水等等。按正常情况来说,她一早上可以几乎做完所有家务,有时候还能边做家务边提醒我把一些事做完。
在我眼里,父亲是一个什么都会的人,这也许与他的职业经历有关。从小我父亲就让我练字,从硬笔到软笔,横、竖、撇、捺、点,看着这几个简单的笔画在父亲的笔下悠然形成一个个流畅匀称的字,我好生羡慕。一顿、一转、一折,父亲握着我的手在纸上写上一个个简洁干净的字。抬手,结束,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露出微笑。当然父亲更厉害的技能是养花。在我家里整个阳台可都是他的“亲孩子”。从小到大,每天看着他摆弄着那一盆盆植物,时而赞叹时而惋惜。有一年突如其来的大风将他的一盆刮下窗台,落入草丛中。他赶忙冒着雨跑进草丛中把那盆已经被糟蹋得奄奄一息的花捧在手里,小跑着回家,冲到阳台,嘴里嘀咕着:“还好还好,还能救……”赶忙拿花盆和花铲、泥土将那植株小心翼翼地埋入土中。那一刻,我感到他对每一株花都是有感情的。有一年我生日,他送了我一小盆乙女心。这也许对我是一个考验,但父亲说乙女心是很好养的品种,而且很有意思。随着我逐渐长大,我才知道乙女心的花语是活泼和青春,原来这才是父亲送我的初衷。看着那盆乙女心慢慢向阳生长,我觉得这就像父母看着我慢慢成长,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诗经》中有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由此,说到父母不得不提到感恩孝敬一词。感恩敬孝,一直是中华传统之美德,更是做人之基本准则。胸怀感恩敬孝之心,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尽孝不忘本,均乃中华孝道之本,也为徳之本。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作为儿女的我对父母肯定会有不尽的感激,但我想,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父母和我最期待看到的是好的成绩以及达到目标时的快乐,就像是一株花一样,待它绽放之时,便是它一生中最骄傲、最美丽的样子。
撰稿:高二(2)班 汪蕊
指导老师:奚文新
发布:许贞
责编:顾卫君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