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未来教师储备与培养计划”(种子计划)校园体验活动在徐汇中学开展。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34名在校大学生,在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祝佳音老师、华东理工大学毛旭辉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徐汇中学的校园。近距离体验科创特色课程,观摩名师优课,聆听资深教师的真知灼见,感悟徐汇中学百年历史的人文气息。
【播种特色,体验科创课程】
科创引领时代,特色体现不同,科创课程是徐汇中学的特色之一,体验科创课程必不可少。种子教师们分别选择了30门不同的科创课程,身临其境,感受非同寻常的科创课程。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飞机制作与驾驶、火星探索、智慧演奏……种子教师们不仅在旁听中了解科创教育,更是上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科创教育。
科创课程既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科创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科创素养,也在种子教师们心中种下了创新的种子,促使他们在不断的创新中成长为富有“灵气”的青年教师。
【扎根基础,走进本真课堂】
种子教师们要想成长为有实力、有底气的成熟教师,只有扎根基础,在最本真的课堂中学习、磨练教学基本功。我校高中数学刘燃老师带来了一节《含参不等式的恒成立》,以这个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考点为主题,将课堂设计为几个子模块以帮助学生理解转化,设计构思精妙,设问环环相扣,呈现了深厚的功力。
初中语文吴雯娴老师执教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带领学生紧抓关键字词,构建起一众配角与主人公之间的桥梁,将这篇颇具难度的自读课文剖析透彻。课末,又用小篆的“将”字作结,一“以”收束,完成从人物分析到作家视角的转变,深化了生本学堂。
两位名师通过精彩生动的课堂,为种子教师们展示了教师所需具备的卓越基本功,尽展职业魅力。
【汲取养分,聆听真知灼见】
成长还需养分,资深教师的真知灼见如同催化剂,帮助种子教师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在教学之路上成长。徐汇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丁艳老师,以“新时代,我们如何当老师”为题,为新教师如何成长为成熟教师提供建议。
丁艳老师从介绍我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入手,讲解了爱学校、守师德、重规培三个模块的培养理念与培养方式。在“守师德”板块中,丁艳老师借用了上师大教育学院王教授对“德”字的拆字理解,教导种子教师们要眼中有格局、心中有爱,从学习和心灵上真正培育好学生。在“重规培”板块,丁艳老师从教学和德育两个板块分别提出了很多切实建议,如教学五环节中,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基于教学重难点合理设计板书,巧用颜色、活用思维导图;又如作业环节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快反馈、强矫正等等。
新教师从能上课,到会上课、站稳讲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时间的打磨与自身的努力。平时的点滴积累,是种子教师成长的痕迹,而丁艳老师的经验之谈与谆谆教诲,更是能帮助种子教师少走弯路,更快成长。
【人文熏陶,感悟百年历史】
徐汇中学作为“西学东渐第一校”,承载着百年历史与人文传承。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郑斌老师带领各位种子教师完成了本次校园开放活动的最后一项,参观校史博物馆。种子教师们在郑主任的引导下参观了百年文物建筑崇思楼和汇学博物馆,深入了解了汇学百年历史。只有在真正了解了徐汇中学的百年历史,才能体悟汇学精神,从根本上爱校、荣校。
在我校的精心准备下,2023年下半年“种子计划”进校园体验活动顺利开展,有志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种子教师们走进徐汇中学的校园,亲身体验教师的身份,细致了解了办学治学理念、教学基本功、年轻教师的成长路径等。
希望种子教师们能在本次活动中有所收获,在生活中积累点滴经验,种学绩文,加入教师队伍并成长为一名会思考、“汇”学问的新时代优秀教师。
撰稿:孙兴
摄影:高中数学组、初中语文组、孙兴
发布:许贞
责编:教师发展中心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