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4)班 王雅涵
家,一个充满诗意灵魂的词,倦鸟归林是家,鱼翔浅底是家,落叶归根亦是家。我想,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一个家,除此之外,在感谢有一个温馨的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感谢我们的好家长......
记忆·幼年
都说衣食父母,是的,自打我记事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是第一时间想到爸妈,并且二话不说转向他们救助。先是嚎啕大哭,再是支支吾吾地诉说。幼年的记忆里,父母就是一双大大的手,牵起我幼小稚嫩的手心,为我围出一方小小的天地,让我在这绚丽多彩的世界里畅快生长;幼年的记忆里,父母就是一处平静避风港,不论在外头受了多少委屈,跑到他们怀里,大哭一场,一切就可以风平浪静。
记忆·少年
少年时期,正值精力旺盛,调皮捣蛋的时期,父母对我的管教约束也变得越来越多。我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孩童了,而我的父母,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放纵我在家里家外嬉戏耍闹。他们开始规范我的行为习惯,生活礼仪,日常作息,学业任务。在我少年的记忆里,父亲是个很严厉的人,他会因我贪玩耽误学习而大发雷霆,也会因为行为不当而让我罚站;但是,母亲确是个完全相反的人,她虽说不会对我发火,但也会像唐僧念经一般,对我进行一番说教,可以这么说,母亲完全充当着“拉架”的角色。不过,一家三口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闹矛盾,相反,事情过后,照样是其乐融融,没有谁会再提起当时的愤怒亦或者当时的不情愿。
父母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享受最好的待遇。他们帮我转学去更好的学校,让我参加各种兴趣班,给我买一切我想要的东西。小升初的时候,爸爸妈妈帮我编辑我的个人简历,然后跑了大老远送去各个学校,你永远无法想象他们打心底多么希望孩子能够去到更好的学校,或许对我们自己而言,最终得到的仅仅只是一个考试通过的电话,但是对父母而言,那是孩子的一份成功,他们内心怕是无比的喜悦和激动吧,望子成龙,敢问哪个家长不是呢?
记忆·青年
我第一次感觉父母对我越来越放任,大概是我初中快要毕业的时候吧。毕竟那个时期,我也是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了,又或者说,是我变得任性了,父母的逆耳忠言我不再想接受了。我的父母不再会主动帮我报名补课班,给我制定每天的计划,每天下班回家检查我的成果了。家里的责骂声少了许多,我会因此感到开心,但也会为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感到鼻头一酸。我们都变了,我们也都没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身上的压力积得越来越多,我的情绪也是时常暴躁,时常冷漠,父母就如聆听者一般,倾听我的抱怨诉说,多的是安慰、鼓励。他们不再因我的失利而生气,相反,只是很平静地告诉我,要努力了,机会很难得之类的......然而,我却从来没有用心去了解过父母的困难、压力......每一位母亲都是爱美的,我的母亲也不例外,可是渐渐地,母亲开始抱怨自己的皱纹、白头发,她是个坚强的人,从来不在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软弱,母亲总是默默地等没人的时候,拿起剪刀,将自己头上那根白发剪去,叹息一声,然后又投入生活和工作两点一线中。父亲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忙,经常开会、加班到很晚,以至于吃饭时也要一边带着耳机听,一边趁空隙吃两口饭。与此同时,我也不再是像以往那样在父亲面前读书写作业,将房门一锁,自己独自一人的空间里,竟然静的让我觉得不自然。
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就变成黑暗。”很多时候,父母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意,他们总是那么默默无闻,就像是我们灵魂栖息的彼岸,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又像是我们在风雨中的想念,是挫折痛苦后的温暖。
回想起当初自己的贪玩,我很是懊悔,从前懵懂无知的少年,现如今长大了,我也开始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我真的很感激我的父母,感谢他们抚养我长大,也感谢他们对我的教诲。
岁月虽残酷地带走我们的青春年华,但,永远抹不去我们的美好回忆......
撰稿:高三(4)班 王雅涵
指导老师:骆书阳
发布:许贞
责编:顾卫君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