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我校举行了“AI赋能:培养自学自育的汇学人”为主题的教学月展示活动。本次教学月通过数字化转型的优质课及学生学习活动,展示教研组聚焦自主学习的主题教研活动、新苗和见习教师的AI赋能自学自育的教学展示、全体学生参与的各类竞赛活动,围绕数字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我校各教研组、各备课组围绕“AI赋能培养自育自学的汇学者”这一主题,公开展示了19场主题教研活动,完成24节新苗奖教学课、21节示范课展示,同时开展了三十余场学科竞赛,相关报道更是在汇学公众号上陆续展播,实现了教学成果的辐射、引领。
近几年,为落实“双减”、推进“双新”,我校一直致力于信息化赋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且以市级双新项目立项为契机,进一步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评一体化开展深入研究。项目团队在曾校长和吉校长带领下,就自适应平台建设、点阵笔实时测评数据、《考点专训》资源,等方面开展了丰富的实践研究,初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贯通。今年10月22日我校完成了市级中期汇报,在总结前期成果的同时,重新规划、梳理了下阶段研究、实践的具体路径。
本次教学月正是在此背景下,以培养自学自育的汇学人为主题。利用多种智能媒介,开展数字化转型优质课及学生学习活动,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生本学堂模式,以此聚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组的李竞尧老师展示了高中数学课堂在汇学信息化赋能教学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寻求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转变。展示了高中数学课堂中师生利用点阵笔、一教一学pad硬件及5GMR课件、geogebra等软件探索高中数学中的复杂知识,激发自主学习。利用信息化技术让数学浪漫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初中化学组的张斌老师展示了多堂精彩的数字化转型课堂,通过豆包智能体实现经典的化学实验、处理复杂的编程语言完成数据检测,采用“项目化研究”实现跨学科教学,在师生、生生对话的基础上加入人机对话,注入更多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教研组的刘思佳老师展示了MR技术在建筑课程中的应用,带领老师们身临其境地进入MR空间游览建筑3D模型,感受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认识建筑、优化空间设计的学习过程,体会MR技术赋能艺术课堂教学,能辅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
体育教研组的唐灵芬老师展示了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学练赛评”各个环节中发挥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基于校本自适应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结合运动手环和arrange us、CSM 3D等小程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智慧体育课堂,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
我校一直致力于信息化赋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且以市级双新项目立项为契机,进一步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评一体化开展深入研究。我校即将迎来信息化应用标杆校、双新项目校的阶段评审,希望以此契机,能够进一步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生本学堂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刘颖 王敏
摄影:陆舟斌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