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师生共同做研究——建设科创研究型学校
发布时间:2023-06-06 15:03:47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606

2023年6月2日,“师生共同做研究——建设科创研究型学校”教工大会暨2022学年第二学期科研与课程月展示活动在总校区勤体馆举行。

640 (10).png 

本次活动由我校科研与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特级教师史莉莉主持,全体教职工参与。

640.jpg 

南校零起点中阮班同学展示了《打起手鼓唱赞歌》和《萱草花》。

640 (1).jpg 

零起点中阮班指导教师孙樱露介绍了她如何以《工程素养背景下的零起点中阮基训探究》、《初中音乐课堂信息化教学活动与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音乐自适应学习的研究》三个课题研究引领,开展零起点器乐类教学的实践研究,跟着课题做研究,结合学校的自适应学习环境,通过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任务研究、教师多角度的活动设计,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自适应平台上开展的学生微视频大赛、课题申报,参加上海市名校慕课等活动,以科技赋能艺术学科教学研究。

640 (2).jpg 

640 (3).jpg 

640.png 

总校零起点乐器班指导教师杨安然与同学一起现场表演了民族吹管乐联奏曲《鱼水情》,节目以竹笛、口笛、葫芦丝、巴乌、排箫、埙、拉音笛等7种民族吹管乐器联奏而成。杨安然老师在课程中打破了民族吹管乐传统器乐课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口型、手型等自身条件,适应不同学生对器乐喜爱偏向和学习的反应能力,引导学生自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民族吹管乐器。在民族吹管乐学习中,指导同学综合各项乐器的相似性和关联性进行合作式学习,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掌握多种乐器的演奏,真正认识、了解、接触、学会民族吹管乐器。零起点乐器班同学以自适应学习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快乐、自主、热爱的学习与排练中,拓展审美视野,传递民族自信。

640 (4).jpg 

640 (5).jpg 

通过中国民族吹管乐自适应教学研究,零起点学生一年多时间学会了七种乐器。

640 (6).jpg 

自适应教学回归教育本真,让师生在研究中一起成长。研究是人人皆具的能力,研究是深度学习的方式,研究是促进成长的手段,研究是学科整合的载体,研究是师生共同的文化。

我校正在进行新一代无边界校园网络建设,全光网建设支撑智慧校园,全光网支撑自适应学习平台建设,构建一张5G+WIFI6+全光网高带宽、高可靠、高融合的徐汇中学校园网络,实现随时随地的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教学。

640 (7).jpg 

学科教育就是建设研究共同体。地理教研组长曹骏骅老师以“MR技术为地理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为题介绍了我校地理教研组开展5G+MR课件开发,并应用于实际教学,突破教学难点的实践。地理组的MR课件制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体系构建、脚本设计和课件完善。在体系构建阶段,主要解决选择什么知识点进行MR课件制作。经过研究,决定选择在传统教学媒介上进行教学,学生是有认知难度的,而用MR课件能降低、甚至突破认知难度的内容。根据这个标准,梳理出了以自然地理为主线,以行星地球、大气圈、岩石圈、水环境为四大模块,共24个MR课件列表,覆盖初高中多个学段。

地理组的科研员袁茹玥老师比较了地理MR课件与传统教学媒介的差异,发现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如考察地理环境难、结合生活实际难、抽象知识理解难、合作探究时间少。而结合MR技术进行教学则可以有效突破这些难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让学生声临其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更能够有效促进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是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MR课件的使用绝不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内,在课前、课后也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所以现在学生不仅可以借助MR眼镜观看,也可以通过自适应平台观看MR课件。我校教师还为每一个MR课件制作了一份导学案,里面包含主题概述、问题指引、学习任务、MR课件及其他资源,以及配套的练习题和讨论话题,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帮助下更好地运用MR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地理组老师现场演示了其中一个MR课件——地球自转。

640 (8).jpg 

640 (9).jpg 

我校5G+MR汇学课程资源库平台已经初步建成,电教老师丁磊现场介绍了我校VR/MR眼镜的开发和使用情况。徐汇中学的“5G+MR”科创教育实验室建于2019年6月,目前MR眼镜152套。

“5G+MR”科创教育实验室运用现代化手段切入整个教学过程,让课堂变得简单、高效、智能,有助于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实验室有专人负责管理,以确保实验室的环境整洁、设备良好。目前实验室为以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互动为主的课程、采用结合MR的教学设计,为基础型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市区级公开课、一师一优课等各类课程提供服务。

640 (10).jpg 

640 (11).jpg 

640 (12).jpg 

640 (13).jpg 

本年度汇学学子在第3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创意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板块中共有55个项目获奖,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35项。114项学生课题获市教委教研室双前沿课程平台社会化评价优秀!还有更多的创新、创业、专利学生项目正在开展。获奖项目学生代表在现场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初一(2)班刘启铭和张健秋的课题是“中小学生公式计算器软件设计与制作。”为解决市场上公式计算器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种学科公式计算的需求问题,他们运用Python语言制作了一款软件,该软件能解决60多种不同公式的计算问题。涉及几何、运算、代数、应用、物理等五个板块。当用户选择相应公式输入已知参数时,该软件可以快速精准地计算出答案。该项目荣获了第3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专项奖。

640 (14).jpg 

640 (15).jpg 

现场就有数学老师对这款创新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与同学现场测试了该软件的使用效果,并就进一步优化软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640 (16).jpg 

初一(4)班窦一帆的课题“基于膨胀钉原理的一种自适应深井救援装置”源自几年前她看到的一则深井救援失败的新闻,为小男孩的逝去而惋惜,于是就开始思索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后来,家中装修时,她第一次见到“膨胀钉”并受到启发,据其原理设计出一种“自适应深井救援装置”,希望悲剧不再重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她经历了查阅文献、硬件选择、软件编程、模型制作、装置调试、数据分析等过程,还对救援装置进行了三次迭代改进,期待这项成果能真正用于实际生活,救助更多生命。窦一帆同学凭借该课题荣获第21届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活动“明日科技之星”称号(一等奖),全市只有50个。

640 (17).jpg 

640 (18).jpg 

640 (19).jpg 

初一(2)班胡奕铭、阎清源和初二(2)班周顾宸的创新、创业项目“一种适老的智能健康检测保健U型枕”,该项作品具有检测空气质量和监测健康状况指标(心率、血压、血氧)的功能。当检测到空气质量差时,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开启空气净化功能,当监测到健康状况指标偏离正常范围时,会通过振动和语音报警,相关检测数据可以通过APP及时传送到老年人及其家人手机上,十分方便快捷。该项发明创造已申报专利,并荣获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创业(模拟)团队行动一等奖,入选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简称“上交会”)线上展示项目。

640 (20).jpg 

640 (21).jpg 

640 (22).jpg 

640 (23).jpg 

高二(3)班闾思佑的课题“基于GIS的徐汇区不同价位奶茶店的区位差异——以喜茶和茶百道为例”以徐汇区为例展开了不同价位的奶茶店的区位分布特点的研究。采用了GIS技术,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喜茶和茶百道的区位都位于大型商场和客流量多的地铁站附近,但是喜茶通常位于地上一层,且店面较为宽敞,茶百道通常位于地下,无座位,店面较为狭窄。进而得出奶茶店价位高低导致的定位不同对其选址的影响。

640 (24).jpg 

根据“师生共同做学问”理念,我校自2016年开始开设了双前沿课程,师生一起研究前沿科学、前沿技术,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完成高端课题。在今年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社会化评价课题答辩中,我校又有114名学生获市级优秀课题,连续6年创新高,连续6年保持全市第一!本年度全市共评选出24项“突出表现奖”以表彰在科创研究中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实践研究的课题成果,其中17项被我校学生斩获!

640 (25).jpg 

作为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我校的高中学生课题除了高端以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所有学生课题都是独立完成的。这是和大学接轨的,所有大学毕业论文都是独立完成的。为学生搭建科创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校3年前便开始探索“大带小”学生导师制度,就是让获得优秀课题的高二学长学姐做导师,指导高一学弟学妹开展研究。近3年已经聘任了148名学生导师。

今年,又有38名科创能力突出的高二学生即将成为高端课题学生导师。现场,曾宪一校长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640 (26).jpg 

正高级、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曾宪一校长以“师生共同做研究”为题现场交流:

“开心!我校申报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感谢科研与课程中心,感谢参与科创课程的所有汇学人!

640 (1).png 

一、研究高效率学习一一高阶思维一一解决问题

研究是硬道理,有条件不研究就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研究才会有道理。

在当今学习化的社会里,我们师生还要共同研究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学问,还要研究信息化、数字化赋能学习的学问,我们致力于建设自适应精准学习平台(点阵笔),就是努力研究学习的现代化,助力学生因材自学。杨安然老师教会学生高效率学习乐器。多才多艺!咱们初中孩子都会开发数学公式软件了。窦一帆同学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太了不起了。老师会研究,才有可能指导学生研究。

二、研究健康发展

师生都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精神健康发展。身体健康是根本,心里健康最开心,道理健康做君子,精神健康正能量。一切为了健康发展!不鼓励加班加点,不要拖堂延长劳动时间,少留精留作业,研究科学应试,研究多快好省的高效率办法,解放师生!!

三、研究创新

孙樱露老师领着学生创新:零起点中阮+智慧钢琴。科创研究旨在培养师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主要抓手是复合型特色教师做高端科技课程,曹骏骅带领地理组制作MR课件本身就是创新,也是践行创新。学生跟着课程、课题做研究,真做研究也是做真学问。科创实验室成为学生的研究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师生转变了学习观念,形成了研究的风气。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是研究让学习的本质意义发生。研究使人聪慧,汇学人,会研究!!

四、研究养成人品

教育是传递爱心的,教学是传递自信心的。靠什么传递爱心?靠把人做好,做个好人做个能人,做个感恩善良责任大气的人!靠什么传递自信心?靠学识魅力,好学善思勤研的精神品质!!研,金石为开,究,追根问底。祝愿咱们师生研究的层次越来越高大上,研究成果越来越丰硕!!

640 (27).jpg 

最后,胡艺昕老师与预初零起点诗歌吟诵与演讲班级同学共同表演了跨学科融合课程诗吟诵创意表演《江南春》。孩子们手持绿扇,优美的舞姿加上动听的合唱,音画相依,胡老师深情并茂的朗诵引人入胜,仿佛让人置身于风景旖旎的江南水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宙美的鉴赏与创造”在节目中得意数字化展现。教育现代化所带来的特有美育效果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跨学科的实践并非将两个独立的学科刻意地糅和在一起,而是将学科之间水乳交融的天然联系进行呈现。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640 (28).jpg 

跨学科融合课程诗吟诵创意表演《江南春》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撰稿:史莉莉、张德贵

摄影:陆舟斌

发布:许贞 

责编:史莉莉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