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在我校教工大会上举行了2023学年第一学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教学月展示汇报活动。本次教学月通过教研组活动展示、高端教师的多种课型的示范课堂、考点专训课型教学展示、丰富的学科竞赛活动,围绕“选题、命题、讲题”,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多维度立体地构建高质量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首先,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龚亮老师从整体上介绍了本次教学月的活动,汇报教学月成果。本次教学月的四个板块中,课堂教学展示板块由24位局学科带头人与局骨干高端教师聚焦考点专训课、“命题、讲题”示范试卷讲评课、指导学生命题课三种课型,领航高质量课堂教学,同时新增20节考点专训课型教学展示,将理论化为实践,实现所有考试学科、从起始年级到毕业年级的全覆盖;主题教研板块,各学科教研组围绕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及“三题”,开展了24场主题教研活动;学科竞赛板块,50余场学科竞赛有序展开,基本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作业设计板块,共设计出能够体现综合化、实践性和探究式的原创作业60余份。这些数字足以概况本次教学月以点带面、量质齐升、知行合一的丰硕成果与崭新局面。
教研组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阵地,优秀的教研组往往能带动组内教师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化高位发展。随后,来自高中英语教研组的于筱睿老师、吕娜老师与戴语秋老师介绍了高中英语教研组的建设情况。
于筱睿老师从教师发展、科研项目、展示交流和特色创新四个方面介绍了高中英语教研组的建设情况与自适应平台建设,主要依赖的即是“项目引领、精诚合作”。
吕娜老师介绍了《英语辩论》这一校本课程,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循序渐进、齐头并进。戴语秋老师则以考点专训展示课为例,分享了信息技术与考点教学融合创新出的新型课堂模式。
我校高中英语组在自适应平台建设、校本课程、校本题库建设等各方面始终起着引领示范作用,荣获徐汇区第六届优秀教研组称号。初中数学组则一直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在各种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
紧接着,初中数学教研组长王晓鹰老师介绍了对青年教师的引领和培养经验,以及考点专训的编写与落实。开展教研活动是提升基本教学水平、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促进组内教师共同成长的根本途径,遵循着“精准、扎实、深度”的教研思路和“找准教研主题、扎实开展活动、深度提炼成果”的活动路径,初中数学组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深度教研活动:第一,组室教研常态化(引领青年职初期),组内以“一帮一”的形式实施师徒结对帮带,在备课研讨、公开展示等日常活动中实现教学实例与教研学习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经验共享;第二,学校教研专题化(助力青年适应期),在一系列教学基本功比赛中,锻炼青年教师的板书、作业设计、自命题、题库建设等方面;第三,校际教研多元化(激励青年成长期),在校内不同学科和校际间积极开展教研联动;第四,跨国教研创新化(促进青年成熟期),我校初中数学组的刘颖、朱元苑、钱呈三位青年教师成功入选由上海市教委与英国教育部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
此外,为科学智慧地提升教学质量,王晓鹰老师分享了在预备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的汇学智笔——点阵笔,以及自2021年来就在大力推进汇学自适应平台的建设,还有初中数学教研组考点专训的编写与落实。初中数学教研组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学校教学特色和发展趋势,联合市区教研活动,对青年教师从职初期到成熟期展开序列化培养,成效显著。
上一学年,我校各教研组完成了《考点专训》的撰写,已经成书出版,本次教学月的教师课堂展示也同步聚焦考点专训课型,用课堂教学落实考点专训,推进“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最后,王丹暘老师、曹骏骅老师、郑洁老师、唐秋思老师分别结合了各自的考点专训课,分享交流了他们对考点专训课型的教学心得。课前研究考点、了解学情;课中依据学情设计与考点相关情境,结合梯度鲜明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课后作业分层设计,适合所有层次学生自我学习,获得学习成就感,继而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2021年我校入选上海市第三批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今年我校入选高中“双新”第三批项目校。以此为契机,我校的教学发展路径与实践研究又有了新的方向,即善用信息化手段,基于课程标准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细致打造出减负增效的高质量生本学堂。
撰稿:孙兴、龚亮
摄像:陆舟斌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