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AI赋能高中语文教学(主题教研十一)
发布时间:2025-04-30 10:28:12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6

2025年4月27日,我校语文教研组以"AI赋能小说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主题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由语文教研组长温海光老师主持,高中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参加。活动分为两大部分,由两位见习老师和三位备课组长分别介绍近期的研究与实践。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930.jpg 

王海韵老师围绕“当卡夫卡遇见AI :技术如何让小说教学更有温度”展开,以《变形记》教学为例,从问题入手:怎么才能从对小说浅表的学习进入深层的学习?并展示了AI技术如何破解卡夫卡式的荒诞叙事,让学生理解“外形变化之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撕裂”的小说主题。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948.jpg 

简林薇老师则围绕《AI技术赋能小说深度阅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展开。在对AI融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的介绍中,简老师从自己的设计框架,讲到环节应用,再到反思。其提到AI的使用,还需要逆向纠偏促进精读,关注文学性表达的机械化局限。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951.jpg 

AI不应是割裂文学温度的冰冷工具,而应成为穿透文本迷雾的探照灯。在两位见习老师介绍完自己的课后,由各个备课组长介绍各年级如何利用AI开展教学、进行课题研究。

高一备课组长伍春红老师从单元教学的角度入手,谈AI技术的梯度渗透。从情境创设与导入,到人物形象分析,再到主题探究与拓展。通过AI图像生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快速进入课文情境。运用AI语音生成,选择合适音色语调生成语音,分析“别里科夫”“祥林嫂”语言风格心理情感。通过AI搜索引擎,续写小说,更深入的理解主题。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953.jpg 

高二备课组长张燕老师从创作维度入手,谈技术激活的文学想象力。其从研究背景与意义,到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步骤,谈到预期成果与创新点。其中谈到现存的研究缺口在于学科融合的深度困境,伦理风险的复杂维度,本土化实践的断层危机。AI生成内容对学生思维的“隐性侵蚀”令各位老师深有感触,进一步思考应对措施。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956.jpg 

高三备课组长王敏老师从备考应用的层面入手,为我们带来精准化训练体系构建的思考,颇具启发性。其利用AI辅助小说专项训练的模卷分析,从梳理题型,到整理复习策略,再到高考题型预测,AI的强大功能以及思维方式都值得借鉴。王老师总结到:教人工智能的过程也是老师自我学习的过程,教的质量决定了产出的质量。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959.jpg 

最后,温海光老师进行总结,她肯定了各备课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利用AI赋能教学的收获:利用AI赋能语文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温老师也提醒老师们在使用AI过程中把握分寸,智慧运用,让AI运用更加科学、有效,从而助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卡夫卡的甲壳虫到祥林嫂的门槛,从海明威的冰山到蒲松龄的促织,技术正在重构文学教育的时空维度,而守护人文精神的温度,始终是这场变革的永恒坐标。

撰稿:陈诺 

摄影:陈诺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