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公布了 2024 年度家庭教育优秀课题评选结果,我校《新时代家校协同的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从全市 200 余项课题中脱颖而出,荣获 "上海市家庭教育优秀课题"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校在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
回应时代命题,破解教育痛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实施的背景下,我校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一核心任务,直面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痛点与难点,充分发挥我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创造性地将红色基因传承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以 “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为目标,通过三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 “学校主导—家庭协同—社会联动”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旨在突破教育时空限制,让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说教”转化为“生活实践”。
创新协同机制,形成育人新生态
课题组成员潜心实践研究,研究历时三年,历经三次关键调整,实现从“形式创新”到“内涵深化”的升级。他们打破学校教育边界,搭建起“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协同”的共育平台,构建 “微活动 + 微课堂” 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以家庭为单元开展 “背包打卡红色地标”、“亲子共读红色经典” 等生活化实践,激活家庭育人主阵地。另一方面整合家长资源开发“家长进课堂”系列课程(涵盖党史教育、传统文化、科技强国等 26 个主题),并联动上海博物馆、上海电信博物馆、上海银行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打造 “汇学移动课堂”,形成“校内校外衔接、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生态。
以评促建,深耕协同育人
此次获评 “上海市家庭教育优秀课题”,是对我校以协同育人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认可,也是对我校家庭教育工作的肯定。我校将以课题成果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化研究内容、深耕协同育人。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构建起“基础课程+实践项目+数字资源”的立体化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将教师培养成更为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强化专业支持,开启家校共育新征程。
“最好的爱国教育,是让孩子在家庭温暖中感受国家力量,在生活实践中领悟责任担当。”从校园到家庭,从课堂到生活,徐汇中学正以家校协同为纽带,让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不仅为初中生扣好 “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拔节孕穗期”厚植家国情怀,更向社会证明:当学校与家庭同频共振,爱国主义教育必将迸发出强大的育人力量。
撰稿:归文菁
发布:许贞
责编:曹令先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