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
研究中考命题变化,聚焦思维指向素养——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为准确把握中考改革方向、提升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命题,4月14日下午,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召开了以“探索教改趋势,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夏文依老师主持,两个校区全体初中数学教师全程参与。把握中考试题命题趋势与考察方向是改革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研讨活动中,来自初二数学组的钱呈老师、初三数学备课组组长王英楠老师分别开展了围绕上海中考数学命题改革趋势的微报告。钱呈老师从2016至2020年这五年的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入手,结合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从知识内容、能力素养两个维度上分析了中考试卷考察的内容与方向。她指出,上海中考始终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越来越降低知识点本身的难度,试题大多是源于课本,体现了教考一致的原则。因此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把握课程标准,紧抓教材中的每一个概念,研究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领悟例题和习题的价值和作用。王英楠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近两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变化。她指出,对比2019中考试题,2020中考试题在题目的设置上更加灵活,淡化了技巧与模式化内容,更多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作图能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更高,解题时强调的是对通性通法的运用。因此日常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起学生思维的主体性、自觉性与独创性。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积极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在依据课标教学的过程中,深入把握中考命题趋势,将评价与课堂更好地结合起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在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阅读能力、作图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接着,初二备课组章华彦老师,分享了他指导学生命题的过程和心得。他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测量特殊三角形在变化运动中的不变量这一素材入手,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严谨证明、并结合结论尝试命题,最后学生以阅读材料题的新形式呈现题目,体现了汇学学子在命题中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南校数学教研组副组长曾志斌老师汇报了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项目化学习进程。他指出,目前已完成项目启动和团队组建工作,并在教研组内按项目类型成立了两大项目案例组:其中《汇学中的数学之美》案例组设计了三个子项目:预初备课组的《发现汇学之美》,初二备课组的《折出新世界》和初一备课组的《自制足球》;《汇学知多少》项目组侧重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设计了《中考体育自选项目组合研究》、《网购知多少》和《自主干饭人》三个子项目。目前各个子项目都已完成了项目设计,并着手展开第一轮的案例实践活动。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获得充分的调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也能实现充分的发展。最后,教师发展中心陶琦主任在肯定数学组过往努力、成果的基础上,表示希望全体数学教师能够继续凝心聚力、真抓巧干,着眼常规,在把握中考改革的趋势中找准常规教学方向,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次教研活动为与会老师们优化了扎实推进、激活思维的教学策略,也为全体数学教师指明了日常教学的核心与方向。今后我们将继续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积极指导学生命题,继续为落地数学核心素养而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书写数学教育的美好篇章。撰稿:王星星摄影:王星星发布:许贞责编:陶琦监制:曾宪一
-
提高命题能力 促进深度学习——记我校生命科学教研组活动4月19日上午,我校生命科学教研组进行了主题为“中考改革暨高中双新实践背景下 如何提升师生学科命题能力”的教学研讨活动。生命科学教研组长陆敏泓老师主持了本次会议,并率先发言。在高中“双新实践(新课标、新教材)”的不断推进中,我们教研组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第一,在2017年新课标发布之后,本组全体教师都参加了徐汇区教育学院组织的新课标培训(专家报告解读新课标)、徐汇区生物教研员组织的新课标培训(教研员解读新课标);第二,我校四位高中生物教师共同合作撰写了区级新教材《细胞代谢》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第三,将命题与合格考和等级考的教学相融合,首先精选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再由学生对典型题目进行讲解,以小组为单位拍成短视频,最后尝试让学生对常考易错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命题。苏裕老师介绍了她在高中“双新”实践中的命题工作。首先熟悉新课程标准,自学新教材的框架和理念,然后编制校本化的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精选了各知识点及常见考点的经典题目,并结合新情境进行改编,不断充实我校的题库建设,使之能够检测学生的生命科学学科素养,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张晨老师分享了组织学生命题的经验。信息社会,学生面对书山题海苦不堪言,所以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但考点和题型却是有明确规定的,所以让学生运用考点提出问题比记住考点解决问题要主动得多。要自己命题,学生就必须去钻研教材、分析自身思维盲点,从而感悟自主学习和命题别有一番天地。高倩老师重点介绍了她在初三“生物·地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的教学实践工作。第一、组建团队:3位生物老师和2位地理老师共同备课,全员完成了市级和区级有关“地理·生物跨学科案例分析”的相关培训和学习,熟悉跨学科案例分析的评价性质、目的和要求。第二、资源建设:项目成员分工梳理两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能力要求,整理空中课堂的教学资源,制作校本化的学材和PPT课件。第三、教学实践:完成初三年级每周课堂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熟悉如何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命题意图,从而精准答题。第四:学习评价:密切关注“跨学科”命题趋势,题目精选、精练、有变式、有梯度,并尝试指导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情景进行衍生命题,不断反思和优化后续的教学方向。何奇峰老师分享了他在中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学科融合”的理念贯彻到初二年级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挖掘学科教材,沪教版的地理与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知识点交叉有近三十处,其中集中体现在生物与环境、气候与植物分布及生长、生态环境保护等几大方面。因此可以开发一些活动课,选取两个学科的素材,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升了情感认知。虽然目前只是初级阶段,但会不断努力寻求“跨学科”契合点。高佳琪老师介绍了她在参与区里命题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她将前沿科学研究与高中生命科学教学建立联系,结合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第4节《动物体的细胞识别与免疫》,以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子刹车CTLA-4蛋白”的发现为情景,拟出一系列与免疫相关的题目。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及时将前沿的研究与课本知识融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提升命题能力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与我们生命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不谋而合。我们将继续进行相关深度教研,进一步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命题能力。撰稿:高倩摄影:钱张敏发布:许贞责编:龚亮监制:曾宪一
-
凝心聚力 固本创新——记高中语文组落实“双新”公开教研活动为进一步深入领会和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等精神、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工作,4月9日上午,高中语文组于重德楼210举行了落实“双新”公开教研活动,各年级备课组长分别汇报了本组落实“双新”的探索与实践,活动由教研组长温海光老师主持。活动伊始,张玉玲老师代表高三备课组进行了汇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及高三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扎实的优势,高三语文组进行了《高中语文高频考点自主命题研究》的课题研究,力求精准命题,培养教师的命题能力,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与此同时,以评价促学生学习,变讲堂为学堂,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双新”背景下的语文备课组活动,高二备课组长孙宇老师作了“提炼整合 探索实践”的主题发言,孙老师以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分享了在统编教材背景下如何进行单元备课。此外,针对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单元研习任务,孙宇老师强调: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获得鲜活的语文能力。针对“双新”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新要求,高一备课组长王敏老师分享了统编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王敏老师提出“回归原点、化繁为简”——结合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目标及教材课文后的学习提示,进行了单元目标的分解与细化,以此逐步落实新课程新教材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活动最后,温海光老师对各备课组落实“双新”的探索与实践做出了肯定,并号召各位老师再接再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固本创新,争取为汇学这所百年老校增添新的亮色。撰稿、摄像:陆尤梅发布:许贞责编:龚亮监制:曾宪一
-
同课却有别样的精彩——徐汇中学&干巷学校初中语文、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构建生本学堂,为培养年轻教师搭建舞台,经过精心准备,2021年3月31日和4月1日,徐汇中学与干巷学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初中语文和英语相继进行了观课评课活动。3月31日上午,徐汇中学储珊与干巷学校唐丽娟老师在徐汇中学北校区心理教室分别执教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储老师以文章标题为切入点,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带领学生寻找文章中的“有趣”,并利用学生在文本中搜集到的信息,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对该课文进行多元思考,共同探究作者创作意图,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会有理有据表达个人所思所感,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而唐老师则立足于科幻小说的特点,从科学性、预见性以及启发性的特点入手,帮助学生把握人物情感变化,以时间线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对比不同时期学习生活上的差异,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课文内涵,辩证看待问题。唐老师关注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的必要性,把握语文学习路径,水到渠成。在教学展示环节之后,徐汇中学与干巷学校备课组就两节课进行了研讨,各位老师既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学习的亮点,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更提出了新思考。徐汇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胥文斐老师认为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重视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很重要,同时也应该深入研究多元思考,并指出对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训练的可贵性。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教师分别立足于“趣味”与“时间”,带领学生开展学习,在两个不同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都彰显出了深度,两校教师的同课异构令听课老师收获颇丰。4月1日下午,来自干巷中学的蒋冬梅老师和徐汇中学的王舟舟老师就八年级第三单元Electricity 的Listening在总校尚学楼110教室进行了同课异构。王舟舟老师从教材单元设计出发,以教材的听力材料为原型,适当补充还原生活情境,通过解决排查电器导致停电原因,来普及用电安全小常识,加上充分地语言知识铺垫之后,从情境代入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训练了他们的高阶思维。蒋冬梅老师则以提高学生新中考英语听说测试的听后复述能力为目标设计本节课。她巧妙地将教材听力文本设计成听后复述材料,有层次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策略技巧:听提示、找关键词、记笔记,最后将所有策略应用到整篇的听后复述中,落实了课堂实践,达成了教学目标。在评课环节中,干巷中学张红副校长评价:蒋老师主要借助文本内容进行‘听后复述’应试技巧的传授;王老师则以单元内容为本,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徐汇中学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丁艳老师用“难、准、稳”三字精准形象地概括了蒋老师的课堂,并高度赞扬了蒋老师的表现及其敢于挑战利用教材听说文本进行中考‘听后复述’题型练习的实践。评课高潮迭起,金山干巷中学初中英语教研组长李青青老师、徐汇中学初二备课组长祝永洁老师,以及组内宋佳蕊老师、罗惠芝老师进行了评价,都认为同课异构极大地发挥了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是展示教学风格、交流教学设计和畅谈教学思想的平台。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两校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处理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效果,彰显了教师教学个性,体现了教研智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撰稿:谢若冰、祝永洁摄影:陆舟斌发布:许贞责编:丁艳监制:曾宪一
-
人文地理类课程思政研讨——记徐汇中学地理组朱颖妍老师主题发言2021年4月10日,徐汇中学地理组青年教师朱颖妍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承办的《人文地理类课程思政研讨会》地理学思政建设高端论坛。该论坛与会人员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文地理类课程思政建设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朱颖妍老师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中学地理教师主要代表之一,围绕 “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国地理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进行了主题发言。朱颖妍老师基于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进行了《融合学科德育的中国地理教学策略初探——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的汇报。朱颖妍老师认为思政建设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其实就是学科德育,教学目标的根本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落实知识点上,而是强调“立德树人”。朱颖妍老师结合《上海市地理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的策略建议,以七年级河西走廊地区进行课堂教学尝试,更好的落实学科德育。 首先“立足教材与学情,务立德之本”。通过教材中河西走廊相关的文字材料和地理景观、地图等图片材料进行学科德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人地协调以及地理思维。其次“丰富体验,营立德之境”。课程以“地理-历史”跨学科融合展开,以爱国人物“张骞”两次西域之行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挖掘当地建立城市的条件、分析河西走廊繁华的原因、探讨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让河西走廊再度繁华的措施等一系列的地理内容,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让学科德育更加鲜活。最后“丰富活动,觅立德之机”。利用学生思维冲突,带动学生思考。例如在干旱的自然环境下,如何在河西走廊建设四大郡城?昔日繁华的河西走廊如今为何没落?利用小组活动,让学生探究河西走廊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明确人类对于自然的影响,并帮助河西走廊再度繁荣,让学科德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成地以载道,以地华人,以心明理的学科德育。朱颖妍老师的汇报受到了与会各高校、中学的专家和教师的认可,并于会后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探讨,教师们纷纷表示收益颇丰,对中国地理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工作等有了新的思考与启发。撰稿:朱婉莹摄影:朱婉莹发布:许贞责编:龚亮监制:曾宪一
-
耕耘于分秒 收获于细微——初三二模启动大会徐汇中学初三年级二模启动大会于2021年4月6日下午在徐汇中学重德楼210召开,本次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陶琦老师主持,初三各学科备课组长参加,与会的领导有分管教学的姚虹副校长。首先语文备课组长杨丽丽老师介绍了语文组制定的复习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一节课,并且根据各班学情随时调整复习内容。这个时间段语文复习的关键就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每次课堂练习后老师们都会帮助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逐题分析错题、失分原因——找漏洞;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想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补漏洞。努力做到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数学备课组长王英楠老师强调目前数学的主要问题:运算基本功不扎实,运算方法单一不合理。知识点不熟练,通性通法掌握不熟练,导致解题方法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数学组利用最后两周时间,深化认识、加强记忆,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构造,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提高学生的解题准确度,应变能力。其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了分层教学,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最后,老师还需把握试卷难度和方向,注意题目的代表性和覆盖性。及时诊断及时交流、解决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英语备课组组长关贺天老师介绍了本学期第三周英语组就按照中考140分的笔试试卷的题型开始强化训练。坚持课堂上每日考纲词汇和词组的抽默,每周有针对语法部分的专项训练,夯实基础知识。还寻找不同题材和写作要求的作文,指导学生在审题和语言精准方面做到位。根据新中考的要求,充分利用语音室的空余时间,协调各班上课时间,进行听说模拟测试,针对学生的薄弱题型,及时给予建议和指导。物理备课组组长张健芳老师谈到针对新中考改革,物理组共同努力尝试原创命题,注重基础练习,不放弃每个基础薄弱的的学生,难点和易错点进行了专题训练。在复习实验的时候,把每个实验录视频,反复观摩强调细节,争取做到零失误不失分。化学备课组组长薛良老师介绍了备课组的近期工作:化学备课组精选7套综合卷,6位化学老师每人改编一套题目,围绕中考要求,大家集思广益,编写不定项选择题,每套试卷大家精做精讲,学生做好错题整理。今年新中考,实验操作纳入中考评分机制,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组内老师将区里下发的14套基本实验操作进行整合,带着学生走进实验室边讲解边操作,同时配以实验视频,采用实验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培训备考。最后,姚校长高度肯定了初三年级教师们近阶段的工作,同时也对各备课组提出新的建议:大考在即,我们老师首先要稳住心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老师们更要深入研究中考改革的核心思想,研究考点、自主命题、把握方向,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耕耘于分秒,收获于细微,预祝初三年级考生能在即将到来的二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撰稿:陆培蓓摄影:丁艳发布:许贞责编:陶琦监制:曾宪一
-
跨学科命题研讨会——记徐汇区跨学科命题项目中心组教研活动2021年4月8日下午,在徐汇区地理教研员单伟文老师的引领下,徐汇区跨学科命题项目中心组成员聚集在我校,开展了跨学科命题研讨的教研活动。6位来自徐汇区不同学校的地理教师分别就各自的命题进行现场展示,不同组别老师针对不同的题目进行现场教研讨论。本次教研活动展示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6位老师对各自学校的初三跨学科案例分析题测试结果做简单汇报;第二个环节是6位老师就各自的案例分析题现场展示,单老师及项目组成员共同研讨;第三个环节是单老师总结试题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要求。第一个环节中,部分学校已经做过一到两道跨学科案例分析题了,对学生在做这个题目的得分率有初步了解,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做跨学科案例分析题时,有一种思维定势,看到文字材料中有什么,答案就直接写什么,很少去思考整体的题意,所以我们在给学生设问时,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读图文材料,并且要对图文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答案,这样的过程更能体现跨学科中的能力目标,而不单单是知识的识记。第二个环节是主要环节,6位老师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案例分析题,主题主要有“疟疾与青篙素”、“血吸虫”、“南极大陆科考”、“青藏地区”、“缺碘病”、“鼠疫”等,这次的主题中,偏向于疾病类的命题案例设计中,都出现了一个共同问题,图表材料过多,并且有一题对多图这种情况,无形中加重了题目的难度,老师们集思广益,现场研讨,通过讨论尽量减少“一题对一图或多图”,设计成“一图对多题”,使得学生在做题时目标能集中,降低难度的同时,一样有培养读图能力的效果。第三个环节是单老师就本次命题案例设计,及学生已经做过的案例1 的实际情况,总结试题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要求。囊括了试题设计中方方面面的细节,例如题头的问法,材料的选择、图像的选择与处理、格式的规范,参考答案的完整性、逻辑性与匹配度等,其中在设计思路上,尤其是问题的设计上,强调问题的设计指向性要明确,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温故的同时知新。这已经是跨学科命题项目组第二次面对面坐在一起研讨,在面对面现场研讨中,更易发现问题,碰到困惑的地方,集群智去解决,对比第一次命题研讨,此次研讨效率更高,试题设计的修改率降低,条理和思路更清晰。在教研员的带领下,在同行们的互相帮助下,我们不断在跨学科的新道路上探索前进,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理论储备,教学教研能力,争做创新教育的促进者、参与者、研究者与实施者。撰稿:刘明奇摄影:朱婉莹发布:许贞责编:龚亮监制:曾宪一
-
集群力,备教研——记地理组“基于跨学科案例”的主题教研活动2021年4月8日,地理组展开了基于跨学科案例的教研活动,并邀请了市级地理专家莅临指导,为4月24日区督导活动做准备。在新中考改革,将初中地理-生命科学跨学科考试纳入中考范围的背景下,地理组关于如何开展跨学科教学、如何进行跨学科复习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和教研。本次教研活动朱颖妍老师承担了主持工作;刘明奇老师设计了跨学科案例的题目,并讲解了自己的命题意图;曹骏骅老师和朱婉莹老师作为初三跨学科的任课教师,从考试要求和学生学情等方面肯定了刘明奇老师的想法,并提出相关建议;王佳老师、顾锦华老师、唐含梅老师、汪萌老师也分别参考案例素材,基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对题目进行再设计、对评分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殷育楠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形式,并从教研活动的目标,命题的目的等方面给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殷老师认为教研活动的展开应当使每一位老师都有所收获和成长,提升命题能力和拓宽知识面。在命题中应立足考试要求,基于核心素养,重视与生命科学的融合,考虑校情、学生学情,深挖材料,同时使学生能够从题目中获取新的知识,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单伟文老师认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形式非常契合当下新中考改革的背景;利用现有的资源,转变为题目,有利于提升组内教师的命题能力。并指出可以从评分标准的制定,深入探究情境中产生的问题等方面改进。经过专家指导,教研组对于区督导主题教研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有了更清晰准确的定位。撰稿:朱婉莹摄影:周如意发布:许贞责编:龚亮监制:曾宪一
-
用好新教材,构建新课程——徐汇区高中数学“双新”教研活动为了进一步促进上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落实,2021年4月7日下午,徐汇区高中数学“双新”教研活动在我校重德楼110室顺利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徐汇区教研员严江华老师主持。教研伊始徐汇中学高一数学组刘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数学课《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刘老师从实际生活入手,以太阳的照射轨迹作为问题的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进而联系数学世界,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出周期性的概念。作为有别于二期课改的内容,刘老师紧贴新教材编写理念,就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给出细致入微的证明,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设计问题,以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在例题讲解方面,刘芳老师充分体现“生本”学堂,以学生的答案作为讲解的出发点,让学生大胆试错,归谬,充分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接下来,徐汇中学龚亮老师代表高一数学备课组与大家分享此次展示课的集体备课心得,对于课堂中的难点最小正周期的求解方法,备课组群策群力,一共准备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教师们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讲解方式,作为新教材的新内容,怎样将知识吃透,怎样顺承的传授给学生,是集体备课的思考重点与难点。同时龚老师也就这部分内容向在座的老师们提出了困扰着备课组的问题:要怎样做好新教材内容的取舍,让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又能兼顾学业重点。上海中学的况亦军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在享受新教材“数学味道”很浓的同时,要做好严格把关,在重视数学证明带来的思维严密的同时,更要考虑学生的逻辑起点。对于新教材授课时的理解难点,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思维的脚手架。以本课为例,如果在教材中的第一道例题前,添加一个周期证明环节,学生就可以在证明的过程中感受周期性的求解方法,并以此作为思维起点进行解题。最后徐汇区教研员严江华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首先严老师对于刘芳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老师们的讨论分享大力赞扬。每一次“双新”教研对于新教材的落实都是一次探索与实践,是收获宝贵教学经验的时机,新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感受数学理解数学,但是在落实的时候势必会遇见一些问题,让问题显化,解决问题,才能让新教材尽早落地,才能将数学核心素养落在实处。撰稿、摄像:李竞尧发布:许贞责编:龚亮监制:曾宪一
-
以命题意识教学 拿研究深度上课——记南校语文教研“自命题的实践与微探索”系列教研活动近期,南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自命题的实践与微探索”系列教研活动。3月29日,南校语文组齐聚明理楼会议室,在南校语文教研组长李年珍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第一次“语文自命题的实践和微探索”的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教研先由董娓娜老师就上个学期参加的语文教研组文言文原创命题活动进行了交流。董老师从作家作品、思想内容、写法特色三个方面谈了她确定比较阅读命题文本选择的依据,她认为,比较阅读的文本一定要有相似相关性,有可放在一起互相借鉴比较的点,同时,考题一定要与文本核心相符,既考察又启发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董老师接着介绍了她的命题与答题思路、答题指导。最后交流了自己参加命题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她认为教师命题是既能提高教师的解题和解读本文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日常教学。接着,纪东霞老师就她组织的学生自主命题实践进行了交流。纪老师从去年9月开始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了学生自主命题,试题的覆盖面从单篇课内文扩展到单元、期中、期末,题型由起初只考察基础知识,渐渐地尝试对句子赏析、文章主旨分析进行命题。在此过程中,纪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研读了《课程标准》、《学科基本要求》、《终结性评价指南》之后,商议出试题的考察范围、板块、参考考点后,每位同学都命了一份互不相同却又“标准化”的期末试卷。纪老师总结了自己在此过程的三个思考:为什么要引导学生自命题?如何引导学生自命题?如何评价学生的自命题?4月6日上午,南校语文教研组长李年珍老师在初二(12)班执教《卖炭翁》一课,南校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曾宪一校长现场指导。课堂上,李老师借助正音、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后,便大胆放手让学生将自己解读课文时的疑问以考题的形式提出来,之后再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解答。本堂课完整呈现了一次由学生自主命题——自主讨论——自主解答的生本学堂。课后研讨中,老师们纷纷对李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赞叹不已。同时,大家也针对如何更有效地落实学生自命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集中于这两类问题:一、学生归类自主命的题的依据是什么?抓一个矛盾的关键点来推衍是否更合适?二、学生自主命的题归出几个类别后,按照理解这一类文章的阅读顺序来安排学生自主解答是否更合适?教师研讨后,曾宪一校长进行了点评。他首先充分肯定了李老师本堂课在学生自主命题研究上的大胆尝试。随后他向语文教师们抛出了值得深思的三个问题:其一,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其他语文老师的区别在哪?其二,叙事诗的学习和现代文的学习以及和一般记叙文的学习有什么区别?其三,本堂课究竟上第几课时?曾校长指出,《卖炭翁》如果上第一课时,那么可用“加注法”让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自行梳理字词后,再根据中考考题形式进行文言诗文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的自主命题,以此来解决翻译理解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尝试背诵。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加注释,整体翻译和背诵,就能让学生牢牢掌握文言诗文的基本,对之后理解课文大意打下坚实基础。《卖炭翁》如果上第二课时,那么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描写、中心来归类学生自主命的题,本篇课文适宜抓矛盾对比点,再通过对这些问题排序,一一解答,最后突破主旨。曾校长还指出,当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命题、自主辨析质疑到一定的熟练度,本篇《卖炭翁》甚至可以安排第三课时,那就是让学生充分讨论,直达思维深处,引导学生辨析,本文除了揭露宫市的罪恶之外,还有更深入的思考吗?曾校长的一番点评,为老师们指明了有效指导学生自命题的路径。“学会自主命题,创新大胆教学”是徐汇中学近年来的教研重心。在语文课堂上,“以学为本”的认知启动式语文学堂达成的教学境界是让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可以如此教;让每一个具有基本素养的教师都可以如此教;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如此地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在解题、讲题中起步、要在原创命题中发展、要在指导学生命题中成熟。撰稿:董娓娜、董晓莺摄影:严勇、李年珍发布:许贞责编:卜时波监制:曾宪一
-
金山徐汇同课异构,教学教研共同成长——记初二英语备课组与金山干巷中学联合教研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的创新,提高教师听说教学及教研能力,4月1日下午,徐汇中学初二英语备课组与干巷中学“同课异构”活动在我校尚学楼举行。本次活动由讲课和评课两部分组成。来自干巷中学的蒋冬梅老师和徐汇中学的王舟舟老师就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模块第三单元ElectricityListening部分进行了课堂展示。本模块的话题围绕学生熟悉的水、电等自然资源展开,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王舟舟老师的课程设计可分为三大板块:听前,听中和听后。本节课注重教材衔接,深挖文本内容,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蒋冬梅老师的课程,依托金山干巷中学英语教研组的研究主题—中考改革背景下培养初中英语听后复述能力的实践研究,巧用教材听力文本,有层次有梯度地引导学生记好笔记用好笔记来解决听后复述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评课环节中,金山干巷中学张校长评价两位老师的课堂各有亮点,教学目标的设置大相径庭,真可谓“同课异构”。蒋老师主要针对中考听说新题型‘听后复述’这一环节,借助文本内容进行应试技巧的传授;王老师将uncertainty作为教学重点,文本内容分析透彻,教学活动设计有层次,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徐汇中学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丁艳老师用“难、准、稳”三字精准形象地概括了蒋老师的课堂,并高度赞扬了蒋老师的表现及其敢于利用教材听说文本进行中考‘听后复述题’型练习的勇气。评课高潮迭起,金山干巷中学初中英语教研组长李青青老师介绍从选定课题到今日之同课异构,从迷茫探索到逐渐清晰,过程很磨人,结果很欣慰。初二英语备课组长祝永洁老师表示深有同感,同组成员为今日之同课异构前后三次帮助王舟舟老师听评课,极大地发挥团队协作,发扬互帮互助精神,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两校青年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处理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效果,彰显了教师教学个性,促进教研组智的慧碰撞,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撰稿:胡亚琴许嘉丽摄影:陆舟斌发布:许贞责编:丁艳监制:曾宪一
-
同课异构展风采 携手并进共发展——记徐汇中学、干巷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同课异构活动2021年3月31日上午,徐汇中学与干巷学校联手打造了语文课程同课异构活动,课堂展示在徐汇中学北校心理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徐汇中学储珊老师与干巷学校唐丽娟老师共同开展,课题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储珊老师以文章标题为切入点,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带领学生寻找文章中的“有趣”,在选择关键信息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人物情感。并利用学生在文本中搜集到的信息,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对该课文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共同探究作者创作意图,深入浅出,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收集能力,养成对比的思维方式,学会有理有据表达个人所思所感,从解读文本到语言表达面面俱到。而唐丽娟老师则立足于科幻小说的特点,从科幻小说的科学性、预见性以及启发性的特点入手,帮助学生把握人物情感变化,以时间线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对比不同时期学习生活上的差异,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课文内涵,辩证看待问题。唐老师关注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的必要性,把握语文学习路径,水到渠成。在教学展示环节之后,徐汇中学与干巷学校备课组教师就两节课开展了研讨沙龙,各位老师纷纷发表对于两堂课的看法,既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展示中的亮点,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更提出了新思考,为之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徐汇中学语文教研组长胥文斐老师对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做出总结,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胥老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的效率、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应该深入研究多元思考探究意图如何在教学中真实有效地开展,指出了针对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训练及其可贵。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教师分别立足于“趣味”与“时间”,带领学生开展学习,在两个不同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都彰显出了跨度与转折,两校教师的同课异构展示令老师们收获颇丰。撰稿:谢若冰发布:许贞责编:陶琦监制:曾宪一
-
名师引领,悉心教研——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单元设计专题教研活动2021年4月1日下午,徐汇中学高中物理组在重德楼210开展了一次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单元设计专题教研活动。自2017年上海市的高考改革和全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正式实施,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理念的物理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2019年人教版的新教材正式使用后,2021年秋上海的新教材也将全面铺开。为了深刻领会新教材的精神,切实把握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专业本领,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特别邀请了上海市特级、正高级教师、徐汇区教研员桑嫣老师做了专题培训讲座,讲座时长3个多小时。活动由教研组长蔡科主持,高中物理组的6位老师出席。桑嫣老师以高建军老师的《重力势能》一课为例,进行专题指导。首先,高老师先向大家汇报了自己的备课思路,桑老师没有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而是启发我们,备课的最终指向就是等级考题目中渗透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能量为例,桑老师例举了近3年有关能量考查的典型题目,使大家体会到,题目千变万化,但能量的观念亘古不变。如何培养学生用能量的观念从能量的视角思考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试题,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接着桑老师对比了人教版和上教版教材对《重力势能》的编排和内容处理,从物理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编排的原因。她分析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例举了西南位育公开课《简谐运动》的处理方式,启发我们如何设计问题,突破思维难点。她特别指出,物理的结论(知识点)不要直接给出,而是要设置物理情境,经过教师设置问题的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能自行得出结论。在学生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念,培养能力。她特别指出,新的高考改革对学生在实际情景运用物理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物理学的发展遵循了人们对于物理现象的认知不断深入的规律,教师要从物理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备课,变“教物理题的老师“为“教物理学的教师”。桑老师的讲解高屋建瓴,从最高层次的能量观念到章节之间能量的关联再到能量的初步学习,体现了备课要进行整体单元教学设计的必要性。桑老师的讲解立意深刻,大家开始时懵懵懂懂,经历了桑老师层层步步递进的剖析后,备课思路逐渐明朗和清晰。探讨时,桑老师及时解答了老师们存有困惑的问题,每个人都觉得获益匪浅,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向桑老师学习。最后,桑老师勉励组里的老师齐心协力,共同协助高老师完成《重力势能》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大家也都纷纷响应,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完成本校物理组的公开展示。撰稿、摄影:郑学艳发布:许贞责编:龚亮监制:曾宪一
-
破解压轴难题,提升解题能力——记徐汇中学初三年级数学讲座中考的数学压轴题很多同学都无法很快的找到解题思路,从而导致时间不够,有些时候连题目都无法做完。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黄浦区的教研员顾跃平老师来给初三年级学生以及数学老师讲一下数学压轴题解题思路的寻找。顾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讲了解题的观念是要用所学过的知识方法,先把已知条件弄明白,结合结论引导解题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形成知识的关联。解题的策略分为两部分:代数部分要靠运算来解决,几何部分需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的能力。接着,顾老师通过一组题目向同学们讲解其实解题的思路就是先把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一个大概的梳理,把已知的条件逐字逐句的理解清楚弄明白,所以,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这些条件往往都是曾经学习过的内容。顾老师结合具体题目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像那些25题的第二问和24题基本上都要运用到函数的思想,面对这种情况,要记住三点,第一概念要记记清楚不要混淆,第二计算要过关,第三不要想的太复杂,往往一道看上去很难的题目其实用已学过的知识也能够轻松解决,这样会给我们节省很多答题时间。几何方面主要是依靠相似及其推理能力来解决的。顾老师总结出解题思路最主要的一点是——自然。换句话说就是看到这个条件自然就想到了某些定理,就好比看到圆中点弦就想到了垂径定理。最后教研员说,考试总会有障碍,但我们只要找到条件,挖掘出条件想告诉我们的信息,把条件进行转移,好好安排分配,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顾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受同学们的喜欢。讲座中同学们认真听,仔细记。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意犹未尽。希望各位初三学子能再创辉煌,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撰稿:王英楠摄影:朱元苑发布:许贞责编:陶琦监制:曾宪一
-
徐枫学区初中物理工作室线下活动之新中考要求下的实验教学及微视频的制作2021年3月18日,徐枫学区初中物理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徐汇中学开展了以“新中考要求下的实验教学及微视频的制作”为主题的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王秀英和黄健两位导师主持并开展了会议。会议提出,根据中考改革的变化与导向,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学中要重视实验的学习和复习,积极应对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改革。王秀英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徐汇区物理学科的指导意见,其中实验教学必须在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既要有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又要有教师基于学生学习时的易错、易混淆的实验知识,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对十六个考查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的认识和实验步骤的理解,教师要多问为什么,通过问题串的思考,领会实验的实质和操作要点,她提出可以将这些问题串融入到实验报告的设计中。黄健老师认为,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把十六个物理实验操作整合拍摄成微视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分解后融入到初二的新授课和初三的复习课中。这样在教学中能提供给学生更加规范、有效的操作示范,便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目前我校的几位教师已经选取了其中几个实验,拍摄成微视频。我校的赵喆老师以《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为例,和成员们分享了实验微视频制作的技巧和心得。例如,拍摄前如何根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点》和《2021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性评价指南》精心设计实验报告、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难点的排查和练习;为了使解说更加规范、简练,可以准备解说稿;操作和拍摄的过程需要由两位老师合作完成,因此拍摄的老师要熟悉操作过程才能及时跟进,有利于拍摄效果的自然;她还分享了如何使用编辑软件对录制好的视频进行后期处理,以达到良好的播放效果。零陵中学的徐娟老师对实验操作的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弹簧测力计竖直调零时要注意手势的正确,调整后要拉着圆环使弹簧测力计竖直下垂,再观察指针,直到指针指在零刻度处才能结束调零。分享过后,黄健老师进行了后续实验微视频制作任务的布置,鉴于徐汇中学南校的二代器材与本部的一代器材相比,操作更加简便、容易成功,安排周建丽老师用二代实验器材拍摄《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视频。最后,王秀英老师以例题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了物理综合题的设计心得,启发教师们在命题上要关注不同知识板块题目的整合,并建议把物理综合题的设计与交流作为下一次研修活动的主题,活动中二位导师对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如何做到教学与科研的共同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次活动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团结协作,最大限度地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资源的共享,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课堂实践能力,对日后的物理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撰稿:赵喆发布:许贞责编:陶琦监制:曾宪一
-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徐汇区高中化学新教材试教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3月25日,徐汇区高中化学新教材试教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是高中化学新教材研讨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单元试教、研讨交流活动,探索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策略,促进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区教研员朱康、张国华以及区内高中化学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教研员朱康老师首先强调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从新课标到新教材,阐述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提升课堂实效。本次活动主要分为说课和交流研讨两个环节,选取了新教材中《硫酸》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两个课例进行同课同构。我校聂济敏、钱张敏老师和南洋中学曹晓霞、诸佳丹老师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课程设计背景和思路,区内各校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讨论。四位说课老师为本次研讨做了充足准备,潜心研究新教材、精心准备说课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巧用多种教学模式,展示了各自独特的风采。聂老师的课程设计拟以“槽罐车为何能运输浓硫酸”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硫酸的性质学习过程。曹老师以“如何制取硫酸铜”的问题导入,巧用创新实验探究硫酸的性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钱老师和诸老师则主要侧重以实验为载体来促进知识的生成,并清晰地挖掘了不同含硫物质转化的价态关系本质。随后参会的各校老师们针就四位说课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交流,并依次分享了自己对本节课的观点。朱康老师还把新、旧版的沪科版教材以及人教版教材在本节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做了对比分析,朱老师指出,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如果想讲的精彩,必定需要经过多次打磨、不断优化。通过这次新教材试教研讨活动,教师们进一步了解新教材、应用新教材,形成新教材的研究氛围,推进了教师们对新教材、新课程、新课标的研究和落实。相信此系列活动过后,教师们也会不断学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撰稿:何倩摄影:何倩发布:许贞责编:陈蔚菁监制:曾宪一
-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记徐汇中学体育组3月体育教研活动2021年3月24日下午,我校体育教研组在崇思楼4楼会议室开展了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上海市体育教研员王立新老师、正高级特级教师曾宪一校长、吉姿副校长参加。本次活动在体育组教研组长黄俊彦的主持下,围绕体育常态化教学常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教研活动首先由黄俊彦老师进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主题导入,分别对我校学生整体运动技能学习掌握情况和各学段、各年级不同运动基础进行了分析。最后强调我校体育教学应该在注重学生运动基础、运动能力以及运动兴趣的差异上开展科学差异性教学。之后夏喆倩老师以“夯实基本功,共逐教育梦”为主题,从分析我校体育教师现状为入口,结合自身成长经历,针对新手教师如何提升体育课堂常规,如何加强青年教师基本功,如何树立教师教育信念为内容进行了分享与交流。胡陆顺老师以“武术对抗纵向限制体系技术教学改革初探”为主题,结合武术在南校区初中体育课开展情况提出以七年级学情为例的“十步拳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评价要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出课程要有“问题、任务、活动”循环链。在观看了4节初、高中体育随堂课,听取黄俊彦、夏喆倩、胡陆顺三位老师的研讨报告后,市教研员王立新老师围绕主题,与全组教师进行了教学研讨。通过进一步解读因材施教的课程理念,针对如何规范青年教师体育课堂教学问题,王老师提出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练习,开设以校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促进教师之间合作与学习。最后,正高级特级教师曾宪一校长提出教师之间要“互补、互助、个性见长、全能发展”;体育课上热身活动要充分,课堂常规要规范,教师要注意体育课安全问题;倡导学堂教育,倡导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开放、创新、包容”的态度成为学材的开发者,思考发展科艺体卫人文——五育融合课程。撰稿:梁丽娟摄像:杜邮昌发布:许贞责编:龚亮监制:曾宪一
-
Make good better , make better best——施志红老师给初三全体学生做专题讲座2021年3月18日,我校全体学生在大礼堂,聆听了由上海市特级英语教师施志红老师主讲的“初三英语复习阅读专题”的讲座。首先,施老师结合近十几年英语中考的阅读篇目,为同学们梳理了作答阅读题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从最简单的从文章中寻找具体信息开始,到联系上下文猜测生词含义,再到归纳主旨、捕捉隐含意思、发表读者观点等,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同学们在参与回答试题时也发现了各自的不足与缺陷。施老师希望通过列举这些能力,可以帮助同学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随后,施老师教给同学们许多考场作答时的实用技巧和方法。她将几道经典的例题展示出来,提出了阅读时应先快速浏览全文,再根据题目细看的观点。施老师还将语法部分的“小猫钓鱼”篇和阅读部分的B篇进行比较,强调了B篇的选择题没有语法错误,每个选项都要仔细审阅。施老师还提供了其他的一些方法,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接着,施老师总结经验,传授给同学们平日练习的方法与要点。例如重视牛津教材的阅读篇章、多阅读课外书刊、关心时事热点等。最后,施老师将几句英语格言送给同学们,并打着节拍带领大家朗读小诗。 “ 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best. ”施老师鼓励同学们精益求精,追求好到更好,直到最好。在中考考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撰稿: 初三4班曹予乐 摄影:陆舟斌发布:许贞责编:丁艳监制:曾宪一
-
试点全员导师制,共筑身心守护网——记初三年级全员导师制会议3月12日下午,以“试点全员导师制,共筑身心守护网”为主题的初三年级全员导师制会议在重德楼210召开。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陶琦老师主持,曾宪一校长,刘晓艳书记,姚虹副校长,吉姿副校长,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顾卫君老师,初三年级组组长陆培蓓老师以及全体初三年级导师出席。会议伊始,校党总支书记刘晓艳老师为老师们解读了全员导师制的相关文件。刘书记指出在当今社会形势和疫情的影响下,我们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导师要成为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良师益友,要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具体由班主任负责全员工作,导师开展精准指导和家校沟通,可以概括为“明确职责、缓解焦虑、促进和谐、增强信心”。刘书记还对与会党员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党员导师要在工作中身先士卒,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接着,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顾卫君老师就全员导师制的具体工作内容作了解读。导师在接手各自指导的学生时,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接纳不同情况学生的家庭境遇;要严格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保护好学生的个人隐私。每位导师需要完成“三个一”工作即一次家访、一次谈话和一份评语,记录工作内容并完成《导师工作手册》。随后,吉姿副校长对学校去年自招工作作了总结,同时还介绍了近几年高三学生喜人的毕业和出口情况。姚虹副校长紧接着对今年的自招工作作了介绍和动员。文娴老师随后也分享了自己的相关工作经验。最后曾宪一校长作了总结发言,他强调:老师们要做好学习的导师、心灵的导师、生活的导师、职业生涯的导师和呵护生命的导师。尤其是呵护生命比一切都重要,初三家长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也很容易和孩子发生矛盾。我们要让孩子有发泄的渠道,导师和班主任要及时发现问题,多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转移释放焦虑的情绪。要用教育传递爱心,用教学传递信心。初三年级组组长陆培蓓老师代表初三年级做了表态,初三全体导师一定会高效优质完成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给予每一位学生更多关爱、更多鼓励、更多支持,本着合情合理合规的原则,帮助学生规划好学习目标与计划,攻坚克难,争取二模再创佳绩。撰稿:刘伽裕发布:许贞责编:陶琦监制:曾宪一
-
配正宗口语,展汇学风采2021年3月11日,汇学高一英语配音大赛正式落下帷幕,整场大赛中涌现出了不少口语素质优良的学生以及善于合作的小组。大赛的宗旨不仅在于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还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大赛分为初赛以及决赛两个阶段,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加入本次活动的同时还能筛选出优秀的口语人才,方便学生发现自身优势,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每位学生在初赛前积极地组建小组并紧锣密鼓地准备比赛,期间不乏有废寝忘食,花时间留下专心练习的学生,可见汇学学子对于比赛认真严谨的态度。初赛采用班级内筛选的形式,每班评选出三组最优秀的队伍参加决赛。3月11日配音比赛正式进入决赛阶段,全体高一学生进入崇思楼小礼堂亲临最后的拼搏。阵阵掌声中主持人慷慨激昂地宣读了参赛者名单以及对应影片简介,有那斗智斗勇,极具反讽的后妈茶话会,有那慷慨激昂,又有现实无奈的功夫熊猫,还有那勇敢无畏,拥有爱心与善良的鬼妈妈,充满内心嘶吼的绿皮书,轻松搞怪的海绵宝宝……选手们无不热情澎湃,竭尽全力将实力发挥至最佳状态。最后,比赛又在观众的欢呼沸腾中正式结束。这并非一场单纯的英语配音大赛,而是培养学生英语素养,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的绝佳机会。看似轻松愉快的配音活动里,有学生对于口语的勤加练习,有傍晚六点的苦心排练,有师长的耐心指导。这场比赛里,我们看到了汇学学子的良好素养,看到了学生间令人动容的信任,看到了寓教于乐的创新型教育方式。为什么要努力练好口语?因为口语是学生英语水平的敲砖石,是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学好英语,是为了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世界,是为了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文化。愿汇学精神发扬光大,愿汇学学子走向世界!撰稿:傅瑜摄像:吕娜发布:许贞责编:龚亮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