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师德修养与教书育人》之优秀教师交流之四
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
——徐汇中学音乐组教研组建设汇报
徐汇中学 励霄虹
徐汇中学音乐教研组这些年来收获了一些荣誉,涌现出多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获得较多教学、科研方面的奖项,在教研组建设过程中到底有哪些独到的经验可以分享?借今天发言的机会得以认真思考总结这个问题,向大家汇报。
一、多方合力、积极推动。
这种合力在我看来真的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首先是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大力的支持,学校各相关部门,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班主任们对我们工作的大力协助。上学期我开课,校长、书记只要见面就会问课备得如何;临要开课时绳副校长连一个无线话筒都关心到了;
二、队伍建设、素养为先。
团队与个体的关系,就象土壤与种子的关系,肥沃的土壤对于干瘪的种子是毫无意义的。学校在引进艺术教师时就做了有心人,根据专业需要引进专业素质优秀的教师。2005年的时候,我们缺一位民乐队指导教师,而
三、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都特别善于学习,学习不仅仅是年轻教师的专利,也成为团队的共识。像
就我个人而言,是一个典型的内驱动力较弱的人,但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团队强大的推动力弥补了我内驱力的不足。无论是2009年代表徐汇区参加上海市器乐教学评比还是上学期市级艺术学科展示课,都有同事、好友问我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地去开课,甚至有朋友说:励霄虹,你开这节课,就好比造高楼,结构都已封顶,还折腾什么?性价比太低。其实这些年来如果说在教学实践上有所作为,所有的动力都来自我们这个团队,大团队是学校,小团队是教研组。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教诲与帮助,记得刚到中学工作的时候,有一个教学上很有一套的老教师对我说:随时来听我的课,而我也真的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客气地坐进了她的教室,从模仿开始,学习控班的经验,与学生良性互动的方法,教学的模式、手段。我真的非常感谢她,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这么幸运地遇到如此倾囊相助的前辈的。如今,我也常常对自己带教的年轻教师和实习生说:随时欢迎你来听课。努力实践,在不进则退的今天,一是希望自己不要掉队,二是希望在年轻教师需要我的时候也能伸出有力的援助之手,拉着他们往前走。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研组每个成员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四、任务驱动、勇于实践。
我们组里的教师几乎都是以一个个科研任务、一节节市级区级公开课为平台成长起来的。教科研、公开课都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但作为教师,一定不要怕辛苦,这些实践都很重要。比如一节公开课,你要把新课程强调的“四个注重”(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重整合)、“五个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都浓缩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公开课的级别越高,你的准备会越充分,你的思考会越深入、越全面,你获得指导、帮助的专家级别也越高,你的收获会更大。我们组的
五、团队精神、互相协作。
曾经在“一周立波秀”的节目中看周立波采访姚明,节目最后周立波问姚明:你是否会和上海队一起出征?因为你是票房的保证。姚明说:我会尽最大的力气带领上海队,集体荣誉永远高于个人利益。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个体的成长、成功都融入了团队成员的心血与付出,如果你否认这一点,那一定走不远。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接到任务时看似孤军作战,独立思考、独立备课、一个人带着队伍排练、比赛,但一旦遇到困难,团队就是强大的后盾。这种不扯后退、不说风凉话,相互鼓励、提携,共同进步的精神已成为我们教研组的团队内涵,也是团队成长、成功的必要条件。
最后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