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中学2011-2012年度政治学习成果展示(五)
发布时间:2012-12-12 12:44:28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384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第一、二、三、四部分导读

 

第一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汲取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与当代发展理论的新成果,反映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当代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第三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综合指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目标。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一句话,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四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深刻的解释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作出了统一的安排。

 

第二部分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新修改的党章,这是十七大的突出贡献,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把握确立科学发展观的依据,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执行者。

一、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致认为,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要在经济发展建设和效益上超过资本主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快的发展速度。这一理论的提升自然要求我们党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以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发展。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在唯物史观看来,人们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不论从事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是为了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这就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经验的总结。

发展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的热点问题。

毛泽东就发出了“要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的号召,尽管毛泽东有些“急”,但在《十大关系》中对发展做了许多宝贵的探索。

邓小平把握住时代发展的主题,不但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警世名言,而且还设计了发展三步走的路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邓小平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说,他明确提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其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是发展要惠民,发展要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萌芽形态。

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和共同发展。

这些关于发展的思想都在不同的层面孕育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成为科学发展观完整提出和形成的精神营养。

三、理念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往发展理念的继承与超越

发展观从哲学的角度加以诠释,是在对以往发展观合理内核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济增长论,合理内核是高度重视经济的发展。

2、增长极限论,其价值在于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

3、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上世纪的60年代提出循环经济一词,并创新了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极大提升了发展理念。

4、可持续发展理念。19803月,联合大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后来陆续成为人们所接受的进步理念,并被许多国家接受和认同。

尽管这些发展理念都有许多亮点和合理内核,但都没有明确表达以人为本的核心词。唯有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现实,总结世界发展,在这些众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以往发展观由以物为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极大提升。

四、事实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初级阶段国情阶段性特征的理性提升

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了全面而科学的分析,提出了“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源于现阶段的特征,因而要求我们党要全面分析和把握这阶段性的特征,把推进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自然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必然要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最后都要落到“发展”两个字上。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依然是全国人民关注的中心问题,依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正因如此,我们党才把发展确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现在不算太穷了,但还远远算不上富裕。我们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但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多美元,纵向比较是跨过了一道重要的门槛,但横向比较我们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继续地、不停顿地发展壮大自己。

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旧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又会产生。目前,我们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下岗失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的,有的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已成为一条重要的经验。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其他发展的关系。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放松经济建设,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就可能造成全局性的消极影响。对此,全党全国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四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

以人为本观念自古有之,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我国古代民为贵,君为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都包含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在西方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思想。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如使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观念,等等。

毛泽东提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的民本思想又结合了西方的人本思想,同时结合了中国的具体情况。

 

二、提出“以人为本”的依据和意义

提出的依据: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人是发展的主体,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不论是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都要依靠人来进行,通过人来实现。离开了人,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党的宗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重物不重人”的倾向。表现为,一些地区一些部门GDP,人的劳动和创造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分配不公造成收入背离劳动和生产要素的贡献;困难群体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忽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在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违法违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摆脱重物不重人的倾向,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

提出的重大意义:

可用四句话概括,就是:一是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有利改善人民生活;二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大计——有利提高国民的素质;三是天人和谐的永久规则——有利保护生态环境;四是世界对话的共同基础——有利促进人类和平。

 

三、为什么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因为“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它简明扼要、正确精辟地概括了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出发点、主体、动力、目的等基本原则,这些正是构成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的基本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别呈现扩大趋势;资源耗损,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对发展进行重新思考:发展的主体是谁、依靠谁来发展(这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归于谁(这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衡量发展成败的标准是什么?提出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明确回答这些基本原则问题。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

 

四、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3、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密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民主生活会发言摘要

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觉得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知识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我很认可“教师专业化发展”即“教师即研究者”这样一个观点。当然,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有很多。而作为中学教师,有着特定的工作环境的限制,大多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学校这个平台。

我们学校提出多彩发展的教育理论,培育多彩发展的学生,其实老师对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也是多彩的。生态型学校的美好愿景,不仅是学生、家长的期待,其实也是每个教师发展需要的环境。

要达到这个境界首先有赖于于学校及教师自身对教育、学校教育、个体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理解。学校也要对教师的需求有了解,能够为教师主动地提供多样的选择,使教师个性得以张扬,达到个体差异、整体和谐,能建一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学习意识,并有前瞻眼光的教师梯队。

我觉得学校目前在探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枢纽性抓手,构筑学习型教师团队组织框架以及相匹配的考核、衡量、激励等的标准和制度建设方面有很大拓展空间,但解决了这些问题,我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动性也会提高。庄书记刚才提到要成立一个课题做专门研究,这肯定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提高课程选择性

学校教育要使师生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的学校,科学、有序、多元的课程建设是关键。要在努力优化基础课程的同时,为每一位学生的多彩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空间和课程教材,形成三类课程的组合课程框架,逐步形成我校有质量的多彩发展的校本教材。

目前我校的课程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呈现较好的良性发展态势,形成了全面优化基础型课程、充实丰富拓展型课程、规范多元研究型课程的思路,并重点推进了特色课程的建设,创新实验类、体育类、艺术类、人文类课程等特色课程以课题带课程也形成了系列校本课程。

但正如王校长刚才谈到的,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确实仍有很多困惑和不足,或者说是发展的瓶颈,突出问题就是王校长刚才谈到的选择性不高。选择性不高暴露出很多矛盾,比如这里就有一个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创建和维系的矛盾。师生对素质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模糊的倾向。在拓展课程建设中对某些环节要求和管理不够严格到位。在研究性课程建设中“课程性”特征不明显。在特色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有待归纳提炼,形成系统;还有场地、人员等硬件条件的限制。

当然我们也在思索如何突破瓶颈,寻求上一个台阶,我觉得至少可以先做两个转变:从片面追求学科知识转向重视学科育人功能,从单一学科转向学科整合,并可以研究在现有硬件条件的限制下,更好开放校本课程的种类,使学生的科学、人文、艺术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